(C類)
河交函〔2018〕734號
向紅霞代表:
您提出《關于優化市區公交線路,提高發車數量和頻次,倡導綠色出行的建議》(第20180093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完善線網,增強運力,進一步修編《河源市公共交通規劃》
隨著私家車的不斷增加,交通擁堵已成為市民出行的一大阻礙,為此提倡公交出行是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的重要舉措。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基本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公共交通成為群眾出行的首選,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互相銜接,方便快捷的綜合公共交通服務網絡逐步建立,基本實現公交出行無縫換乘、安全舒適。目前,我市公交線路由2010年14條遞增至2017年34條;公交車也由2010年的131臺遞增至2017年的277臺(其中純電動110輛、LNG24輛),2018年計劃新增50臺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逐年更新及淘汰柴油車,節能減排,公交先行。
越王大道以東片區和市圖書館路段公交線路問題:一方面,由于市區公交企業長期處于經營性虧損,目前綠都公交公司駕駛員薪酬待遇偏低,流失率偏高(上半年流失率達7%),無法招到充足的駕駛員,而現有在冊的駕駛員(288名)無法滿足現有36條公交線路正常排班運行;加上我市公交經營性補貼落實不到位,暫未制定我市公交補貼長效機制,制約了公交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越王大道以東片區和市圖書館路段乘坐公交客源較少,且前往市圖書館路段的客源不穩定存在周期性(即星期六、日及節假日);目前無法開通或調整上述路段的公交線路,待制訂出臺我市公交長效補貼機制以及招聘到充足的駕駛員后,再計劃開通越王大道以東片區和市圖書館路段的新線路,盡量在空白路段增加線路和站點設置。我局下一步將修編《河源市公共交通規劃》,結合城市提質擴容的需要,不斷完善市區公交線網規劃,優化調整公交上落站點,開辟新線路,加大運力投放以滿足市民公交出行需要。
二、加大優選公交,綠色出行宣傳力度
為深入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宣傳和引導,在每年的全國公交出行宣傳周,我局均聯合市粵運綠都公交公司開展以“優選公交 綠色出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組織中學生、大學生乘坐體驗純電動公交車,到公交站場派發宣傳單張,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到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和服務中來,大力宣傳“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的理念。市粵運綠都公交公司定期在河源電視臺、河源日報等媒體公布最新線路及班次,同步微信公眾號、網上信息公開、宣傳欄以及相關業務部門的平臺以便市民掌握公交最新動向。我局也積極呼吁從公職人員做起,上下班盡量選乘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步行等綠色方式出行;倡導廣大市民朋友少開私家車,緩解市中心區交通擁堵。
三、公交專用道
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目前老城區和新城區只有建設大道與越王大道的主車道為8車道,其他城市道路的主車道均為6車道以下。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劃》CJJ37-2012的規定,建設大道、越王大道不具備和其他城市道路設置連續公共交通專用車道的條件,且上下班高峰時段老城區和新城區的道路已出現擁堵現象,如再設置連續公共交通專用車道,將加重新老市區高峰時段的擁堵程度。綜上所訴,建議江東新區部分道路(主車道8車道以上)如東環路、迎客大道設置公共交通專用車道,特別是高鐵新城內主干道應考慮規劃連續公共交通專用車道,以滿足高鐵新城的內外交通暢通和人車快速分流的需求。
河源市交通運輸局
2018年7月9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