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
河林函〔2018〕190號
葉智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保護我市森林生態環境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它不僅能夠提供木材等生產資料,更重要的是能夠調節氣候、保持水土、凈化空氣、減輕各種自然災害,是生物多樣化的基礎。我市處于粵東北生態開發區,是廣東省的重要生態屏障,也是東江中下游幾千萬人的生產生活水源地,加強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歷屆市委、市政府對森林資源管護也十分重視,多次到我局調研。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林業廳領導下,我市林業系統加強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取得較好成效。
一、關于進一步加大和提升我市周邊,各縣區、各鄉鎮、村莊以及所有公路、鐵路沿線周邊的生態綠化工作方面
近年來,我市林業系統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用創新的思路和務實的舉措推進我市城鄉生態綠化工作上新臺階。繼續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大力實施森林碳匯、生態景觀林帶、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綠化美化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進一步加大和提升全市生態綠化成果。整合人力物力,統籌全年營造林生產工作,推進城鄉生態綠化美化。不斷優化生態綠化布局,將造林和造景結合起來,將綠化和美化結合起來,大力推進森林進城圍城和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努力建成一批生態宜居鄉村,改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生態需要。2018年,我市完成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造林122115畝和生態景觀林帶建設3800畝,建設1個縣級濕地公園,建設113個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著力改善重要區域、重要地段的生態環境。
二、關于加快對速生林種植區,特別是公路沿線種植的速生林進行改造,科學合理利用我市物種豐富、種類繁多的優勢,改種保水和有觀賞價值的闊葉林和一些名貴保水樹種方面
按照省生態發展區、粵北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區的定位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現代河源、生態河源”發展戰略,不再鼓勵種植桉樹,實行“停止新種,依法依規、強化監管、逐步退出”的基本思路,突出抓好全市重要生態敏感區和市屬林場的桉樹林改造,打造良好森林景觀,提升生態功能等級。2016年7月20日,市政府印發了《河源市桉樹林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河府〔2016〕42號),明確了今后5年內縣區政府的主體責任及目標任務,計劃通過5年時間,堅持“突出重點,分期實施,穩妥推進”的原則,將國省道、高速路、鐵路兩旁、萬綠湖周邊、東江兩岸一公里范圍內及其他水源涵養林區內等重要生態敏感區域26.45萬畝桉樹林全部改造完畢。各縣區根據市桉樹林改造實施方案要求,對轄區內桉樹林進行摸底調查,也相應出臺了縣區桉樹林改造實施方案,將改造任務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完成改造方案編審批及上報備案,明確了每年的改造地塊、改造任務、改造措施、改造期限等。2017年,全市改造桉樹林52144.5畝,改種了香樟、藜蒴、紅錐、木荷、閩楠、楓香、山杜英、火力楠、黑木相思、桃花心木等優良鄉土闊葉樹種或茶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以3種或以上混交的方式,解決因種植桉樹帶來的林相單一、生態功能等級不高、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修復重要敏感區域內的生態,改善森林景觀。今年,我市桉樹林改造正在有序推進,重點抓好新豐江水庫周邊一公里范圍內3.58萬畝桉樹林改造,提升河源生態優勢。
三、關于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方面
一是加強涉林案件查處。今年以來,我市林業系統按照全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要求,組織開展好林業系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春雷2018”專項打擊行動、“打擊整治槍支爆炸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禁毒2018兩打兩控”專項行動,與國土資源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破壞林地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聯合行動(即2018紅線行動)”。1-6月份,全市森林公安共受理案件286宗,查處257宗,其中:立刑事案件71宗,查破54宗,共受理林業行政案件205宗,查處203宗。我市森林公安辦理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經驗做法,被全省森林公安工作會議納入經驗匯編;在“春雷2018”專項行動中,我市森林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立案數居全省第5名,破案數居全省第2名,行政案件受理數居全省第6名,查處數居全省第4名。二是加強森林火災防控。我局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切實抓好“五個責任”落實(縣鎮村主體責任、林業部門監管責任、相關職能部門聯動責任、森林經營單位防火責任、老百姓守護綠色家園直接責任)落實。2017年,全市發生森林火災18宗、受害面積50.9公頃,今年春節、元宵、五一等重大節日全市實現“零”山火,沒有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三是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積極開展森林病蟲害疫情集中普查,推廣應用化學誘劑、飛機噴灑、釋放生物天敵等多種形式防治松墨天牛,在全省率先推廣無公害生物制劑防治松材線蟲病。今年以來,累計組織全市完成常發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3.843萬畝,累計完成監測面積998.93萬畝次。發現病蟲危害后,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了有效防治,因此沒有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與生態破壞。市森防站及時通過手機短信、網站發布信息、實地調查指導等方式,提醒指導商品林經營者加強有害生物防控,累計指導造林企業完成有害生物防控1萬畝次,挽回經濟損失約200萬元。
雖然我局在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我市林種結構比較單一,非法征占用林地、森林火災、盜伐濫伐林木案件還沒有得到完全遏制,林業生態建設任務依舊艱巨。今后,我局將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繼續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建設保護上新水平,為建設“兩個河源”作出應有貢獻。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林業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林業局
2018年7月2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