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
河林函〔2018〕218號
邱敏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重點建議收悉。我們認為您提出的寶貴建議很中肯,對我們開展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我們認真落實,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做好普查登記,建立大樹檔案”的建議
按照《廣東省綠化委員會關于開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建檔工作的通知》(粵綠[2016]1號)精神要求,我市統一按照省綠委的有關部署,加快完善古樹的普查工作,避免統計粗略、項目少、遺漏現象,健全古樹名木系統的檔案,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力爭在2019年底前,全面查清全市范圍內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資源的數量、種類、分布狀況、健康狀況、權屬、責任單位、傳說記載等情況及圖像資料,建立全市統一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古樹名木動態化管理。同時,對有關古樹名木的歷史典故、傳說、故事、神話等做記錄整理和宣傳,既給保護古樹名木提供依據,又加深人們對古樹名木的認識,從而達到積極保護古樹名木的目的。截止7月底,全市已成功錄入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1958株。
二、關于“落實管護措施,明確管護責任”的建議
(一)掛牌保護。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完成后,對全市范圍內古樹名木進行統一掛牌,注明古樹名木的樹名、學名、科名、樹齡、編號、保護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等信息,落實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簽訂管護責任書,明確權利和義務。通過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對全市范圍內古樹名木進行動態管理,強化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
(二)日常養護。各縣區林業主管部門要制訂科學的日常養護方案,對轄區內古樹名木實施日常養護措施,創造條件改善古樹名木生長環境。此外,結合護林防火工作及時排查樹體傾倒、腐朽、枯枝、病蟲害及人為破壞等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采取保護措施。對易被雷擊的高大、孤立古樹名木,采取防雷保護措施。
(三)搶救復壯。對綜合長勢瀕危的古樹名木,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實施搶救復壯措施。采取松土施肥、合理排灌、修葺柵欄、去除藤蔓類和寄生類植物、防止傾倒垃圾、定期進行有害生物防治、樹洞防腐修補、樹體支撐加固等措施,促進樹勢增強。
(四)宣傳保護。利用網絡、電視、電臺、報刊及各類新媒體,普及古樹名木知識,宣傳古樹名木文化,提高公眾保護意識。鼓勵社會各界、社團組織和個人通過認養等多種形式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積極開展最美古樹、古樹最佳管護人等評選活動,為保護古樹營造良好的群眾基礎。
(五)制度保護。實施紅線保護制度,嚴禁破壞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在建設項目審批中應避讓古樹名木;對重點工程建設確實無法避讓的,嚴格依照相關法規辦理審批手續后,實行移植異地保護。嚴格按照《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河源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進行動態監控和巡護,及時處理人為的、自然的突發性危害,對破壞和非法采挖倒賣古樹名木等行為,依法從嚴查處。
三、關于“合理移植利用,綠化美化城市”的建議
(一)開展規范樹木移植管理和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督查工作。為進一步規范樹木移植管理,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我市對“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執行情況、規范樹木移植管理情況、貫徹落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情況進行了督查,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本著對保護自然生態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監管,嚴肅問責,認真抓好規范樹木移植管理和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督查工作。對發現存在貫徹中央及全國綠委有關規定不力的,及時糾正,做到邊查邊改;對發生違法違規移植樹木、移植天然大樹進城、破壞古樹名木的案件,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二)嚴禁采挖移植天然樹木。按照《國家林業局關于嚴格保護天然林的通知》,全市范圍內停止天然商品性采伐,在加強林木采伐的源頭管理上強化古樹名木保護措施,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同時,嚴格按照廣東省林業廳關于強化苗木管理的要求,在廣東省苗木信息管理系統上對全市苗圃大樹苗木信息分類登記入庫、動態管理、統計分析,掌握大樹來源和去向,對來源不清的苗木依法予以處理,從苗木培育上強化大樹管理,防止天然大樹移植進城。
(三)大力保護并合理移植利用大樹資源增加城市美化綠化景觀。在市區建設和擴建過程中,以保護古樹名木資源為前提,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用地審批。在市區、縣城、鄉鎮市政工程道路改建時,指導用地單位通過優化線路盡量保留原有大樹,對部分確實無法保留的要制定科學妥善的移植方案,將大樹移植到公園或者其他合適的道路等綠地進行種植,最大限度減少建設對古樹名木的破壞,保留和開發我市的古樹名木資源,為我市城市美化綠化增添一抹新綠,增加“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的意境。
(四)大力推進我市古樹公園試點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的“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古樹名木”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大力推進我市東源縣順天鎮大坪村古樹公園試點建設。
四、關于“注重多元投入,綿延大樹資源”的建議
(一)爭取省、市、縣級資金投入古樹名木保護工作。2016年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50萬元及2017年省財政下達專項資金133萬元用于推進我市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2018年省財政下達專項資金140萬元,按照每棵古樹2萬元的標準,做好養護復壯古樹的方案,對全市70棵急需進行搶救復壯養護的古樹名木,因地制宜實施養護作業,最大限度地改善影響其生長的環境因素,讓古樹煥發出勃勃生機。
(二)積極探索推進古樹名木認養形式,有效拓展古樹名木管護資金投入渠道。古樹名木保護是公益性事業。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古樹認養活動,接受國內外的資助、捐贈、饋贈等,從而推動自覺保護古樹、愛護古樹的良好氛圍。
(三)積極探索建立非國有的古樹名木保護補償機制。對列入保護的古樹名木管護責任人所失去的土(林)地利用收益及管護勞務付出給予適當補償,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責任人的積極性。
(四)全面強化森林經營管理,綿延大樹資源。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落實廣東省森林碳匯造林二期規劃,實施宜林荒山荒地精準綠化和疏殘林改造提升。豐富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持續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大力加強森林經營管理,編制縣級森林經營規劃和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方案,啟動森林經營樣板基地和示范林建設,把森林經營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堅持全周期經營森林,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建設儲備林、培育大徑材,實現大樹資源增長、生態良好、林業增效、林區和諧穩定。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林業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林業局
2018年8月6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