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扶辦函〔2018〕68號
市環境保護局:
現就張建中(等)代表提出的《關于在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建設現代化生態示范村的建議》(第20180086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的實施方案》,推進我市255個省定貧困村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市領導高度重視,加強“深調研”工作,出臺了《河源市255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執行組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并從市直相關部門抽調人員,專門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總指揮的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揮部,專班統籌、協調指導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通過加強宣傳、督查督導、召開現場會等措施,推動各地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開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體現在:
一是村容村貌整治扎實推進。全市省定貧困村255個,其中20戶以上自然村1761個,截至5月30日,有1733個自然村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完成率98%。全市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筑材料亂堆亂放2萬處,清理垃圾共16.62萬噸;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雜草雜物3.2萬處,清理雜草雜物共23.64萬噸;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1.3萬處,清理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共22.29萬噸;已拆除危舊棄房9.7萬間,拆除面積287.8萬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筑0.27萬處,拆除面積10.89萬平方米;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0.41萬處,拆除面積2.93萬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體污染整治0.9萬宗。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已綠化0.51萬處、已綠化面積20.21萬平方米。配置保潔員1136名。已完成危房改造7707戶,完成舊房整治3402戶,完成住房風貌整治4118戶。1464個自然村已實現畜禽圈養。有76個自然村已實施雨污分流。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展開。村巷道硬化建設方面,255個省定貧困村已完成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化1577公里,已完成村內道路硬化1028公里;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方面,全市省定貧困村已鋪設暗渠管道133公里,鋪設雨污分流管網84公里,建污水處理設施30座,容積為1.49萬立方米,已配套建設標準公廁157個,已完成村莊衛生改廁1.44萬間。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已建成標準垃圾屋575個,建立垃圾收集點6237個;飲水設施建設方面,已鋪設管道1663公里,受益農戶數4.49萬戶,有936個自然村已實現集中供水,完成率53.2%;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已建設村衛生站183個,通廣播電視自然村1718個,通光纖信息網自然數為1678個。
三是村民自治得到有效開展。全市1761個自然村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并制定了村規民約和章程,促進了示范村創建的各項工作。
四是建設資金投入不斷加大。省已安排我市新農村示范村建設資金24.7億元,各縣區投入資金2.72億元。爭取深圳幫扶的214個貧困村在原有每村安排不低于300萬元扶貧資金的基礎上,新增200萬元新農村建設資金。
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創建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總體進展仍然較慢,建設資金投入仍然不足,且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各方努力,持之以恒地落實好各項任務。建議環保部門爭取上級的支持,協同作戰,共同建設好我市農村美麗家園。
河源市扶貧辦
2018年7月6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