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府辦案〔2018〕1號
市林業局:
邱敏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古樹名木是我國林木資源中的瑰寶,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是綠色文物、活的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學、文化、經濟價值。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對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展示綠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源城區綠化委員會在省、市綠化委員會的統一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2017年完成了源城區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
一、普查建檔 這次普查、建檔工作按照國綠委和國家林業局文件規定,將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樹齡在百年以上;樹種珍貴、國內外稀有;樹形奇特、國內外罕見;國家規定的重點保護樹種。根據《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統一編號,對樹種、位置、生長勢、樹形、立地條件、權屬、養護責任人等調查因子能夠定性的,必須完全正確,不能出錯;樹齡、樹高、胸圍、冠幅等定量因子要盡量降低誤差率,提高正確率;有關的歷史傳說、名人軼事以及保護中的問題和建議要盡可能具體、準確、有內容,有針對性。建立了文字、表格、照片齊全,一樹一套的古樹名木檔案。抓好兩項關鍵調查。一是樹齡認定分級。全國規定分等級進行,即樹齡500年以上的定為一級、300—499年的定為二級、100—299年的定為三級。二是結合現場每木調查,收集傳說記載資料,增強保護宣傳效果。三是建立健全古樹名木檔案,分析原有資料,對缺項因子進行補充,增加GPS定位;要利用數碼相機對古樹名木進行拍照,本次普查采用實地逐株進行每木測量、樹齡鑒定、現場健康狀況檢測、GPS定位、攝影、查閱資料和訪問群眾等方法,填寫《河源市古樹名木樹齡鑒定調查表》,并進行匯總。經普查共建檔古樹86株(含桂山林場2株)。初步界定500年以上一級古樹有1株(大葉榕,約821年位于長塘路鱷湖公園,上城化容橋東側)。300年以上二級古樹有2株(楓香1株,假蘋婆1株,都是位于源西街道)。100~299年三級古樹有83株。根據每株古樹名木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修枝整形、病蟲害防治、樹洞修補、立地環境改造、土壤改良、壯根促根等技術措施。并對古樹進行了病蟲害防治、枯枝修剪、施肥管護等。
二、落實管護 根據《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體制,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根據規定確定古樹名木的養管責任單位或個人,全區86株古樹名木都懸掛銘牌等保護標志。但民眾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太薄弱,在古樹周邊施工建筑,對古樹名木隨意地砍伐或直接造成傷殘等等。下來還要加強宣傳力度,依法執行古樹保護工作,對損害古樹者必究法律責任。
感謝代表對林業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源城區人民政府
2018年7月4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