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府辦案〔2018〕11號
市旅游局:
關于李燕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市,推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已收悉,現將源城區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措施
近年來,源城區按照“一二三四”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建好“首善之區、幸福源城”的奮斗目標,準確把握“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龍頭、當好推動河源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排頭兵”新定位,堅持實施“商旅旺區、工業強區、科教興區”三大戰略,加快建設“富裕源城、美麗源城、文明源城、和諧源城”四個源城,積極實施“旺三強二高一”產業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構建產業圍繞旅游轉、產品圍繞旅游造、結構圍繞旅游調、功能圍繞旅游配、民生圍繞旅游興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休閑旅游業重要承載區。
2017年2月,區政府向省旅游局申報作為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經過相關審核,省旅游局于2017年5月批復同意源城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針對相關情況,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謀劃全域旅游創建格局
根據我區實際,制定《源城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實施方案》(送審稿),明確了源城區創建工作主要任務,擬定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工作的任務分工,該方案正準備印發。
(二)加快全域旅游資源整合
1.大力推進旅游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建設城區西部由南至北的旅游產業帶,重點抓好了客天下·水晶溫泉、巴伐利亞莊園、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保利·響水國際旅游度假區等旅游龍頭項目建設。南天中醫藥生態養生谷、香車體育產業園、雙下村濕地公園等項目前期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加快引進“四季花海”特色小鎮,注重引進投資額50億元以上的旅游項目,全力打造高端休閑養生旅游產業群。
2.加快提升旅游景區品質。客天下·水晶溫泉、巴伐利亞莊園先后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巴伐利亞莊園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正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客天下正積極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同時,抓好老城“四寶”、野趣溝旅游區、革命烈士陵園、七寨湖等現有景區(點)的美化亮化綠化工程,提升了景區(點)的檔次。
3.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相繼開發建成鄉夢·鄰里特色民宿、福源果場、東興旺果場等鄉村旅游點,持續創建“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扎實推進埔前特色旅游小鎮、高埔崗特色智慧旅游街鎮、埔前“鄉村體驗式休閑旅游”5村連片開發、源南雙下村古村落建設。埔前鎮坪圍村、上村村積極創建3A級以上旅游景區。
4.積極培育旅游新業態。積極推進旅游業與城鎮化、工業、農業、林業、水利、科普、教育、文化、醫療、體育、交通等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成效。
(三)完善體系,強化功能,推進全域旅游公共服務
1.優化旅游交通布局。開通城鄉客運公交,線路覆蓋城區主要景區(點);開通珠三角至源城景區旅游直通車,讓游客可以一站到達目的地;建成城市候機樓,方便旅客出行,提升城市形象。
2.推進旅游廁所革命。進一步完善旅游廁所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全面提升主要景區(點)、旅游干線等重點區域旅游廁所軟硬件水平,截止目前,我區3A級廁所2間,2A級廁所5間。2018年計劃在老城區新建、改建公共廁所5個以上,升級改造一批鄉村、旅游景區、車站、醫院等場所的公共廁所。
3.加強行業培訓力度。著眼于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結構優化、服務品質提升,積極組織旅游從業人員參與省、市組織的全域旅游相關培訓。
(四)提升源城旅游美譽度
1.策劃精品旅游線路。根據市場需求,結合我區實際,重點打造山水休閑、生態野趣、溫泉養生、客家風情、主題旅游五大旅游產品。針對我區主要客源地,打造一批一日游和兩日游、多日游精品線路,滿足不同類型游客旅游需求。
2.大力開展旅游宣傳推介。積極參與省、市組織的各類展會、專題促銷活動及旅游推介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推介活動,通過新舊媒體,大力宣傳源城旅游產品。
二、下一步計劃
關于您提出的建議,我們將作進一步研究,認真采納,認真落實,近期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實施“旅游+”融合工程
1.“旅游+城鎮化”。將一批公共建筑打造成旅游景觀,規劃建設特色化、景觀化、標志性的建筑群,打造都市風光,規劃建設公園、綠地、綠道等休閑設施,通過亮化、美化工程,打造“綠色滿城、處處是景”的美麗城鎮。充分利用城區范圍內的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室、圖書館、影劇院等場所,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旅游休憩地。
2.“旅游+工業”。推進工業資源的旅游開發,科學規劃工業旅游線路,大力發展工業旅游觀光與體驗的旅游產品。
3.“旅游+農業”。以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建設和實施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提升工程、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工程為契機,突出“以農促旅、以旅強農、農旅互促”的旅游發展新模式,扶持發展創意農業、農耕體驗、農業觀光等休閑農業,打造農業樂園、農業綜合體等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4.“旅游+林業”。在城區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旅游景區道路以及主要江河兩旁進行植樹造林或林相改造,形成“一路一景、一山一畫”的山林景觀。同時充分利用豐富的生態資源,建設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項目。
5.“旅游+水利”。充分利用優美的水資源,大力發展水生態觀光、水生態休閑、水生態度假旅游產業,重點推進七寨湖公園建設。
6.“旅游+科普”。充分利用高新技術企業、現代生態農業企業、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科研院所等資源發展科普旅游。
7.“旅游+教育”。努力推進研學旅行,豐富親子游、夏令營等活動,積極推動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打造具有示范性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將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努力使研學旅行成為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
8.“旅游+文化”。深入挖掘客家文化、恐龍文化、名人古跡、美食文化、溫泉文化、房車文化等資源,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藝品,打造文化休閑旅游精品路線,發展文化休閑特色游。
9.“旅游+醫療”。完善現有溫泉養生、度假療養、康復保健等項目,培養健康旅游消費市場。加快推進南天中醫藥生態養生谷、香車療養房車基地等項目,豐富我區健康旅游產品。
10.“旅游+體育”。充分利用我區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現有的景區景點,大力開發徒步走、景區跑、休閑騎等形式多樣的體育旅游產品。積極推動巴伐利亞體育運動小鎮建設,為游客在旅行游覽過程中提供融健身、娛樂、休閑、交際等于一體的服務。積極承接國家、省舉辦的體育賽事,努力形成體育旅游品牌。
11.“旅游+交通”。結合我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利用區域地形、地貌和沿線生態環境打造公路景觀,規劃建設特色旅游公路、鄉村綠道,增加市區與景區景點的公交路線,開通景區與珠三角、周邊省市的旅游專線。
(二)實施旅游精品工程
1.打造由南至北的城區西部旅游產業帶。科學開發巴伐利亞莊園、南天中醫藥生態養生谷等旅游項目,大力整合客天下·水晶溫泉、野趣溝等現有景區,形成以生態養生和休閑觀光為主題、帶內景點相互補充銜接、集吃住行玩為一體的綜合旅游集聚區,培育源城旅游發展的“產業航母”。
2.發展鄉村民宿休閑游。充分發揮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水晶溫泉兩大國家4A級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和東興旺農場、福源果場兩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步伐,實施鄉村旅游“八小工程”,著力推動埔前“五村連片”開發,打造“鄉村體驗式休閑旅游”。大力推進高埔崗特色智慧旅游街鎮規劃建設,將其打造成為銜接服務兩大4A級景區的特色民宿街區。
3.打造旅游精品路線。對我區主要客源來自珠三角、港澳及周邊省、市的實際和游客到我區主要出游方式為周末游、假日短淺游的消費特別,打造一批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旅游產品,重點打造山水休閑、生態野趣、溫泉養生、客家風情、主題旅游5條精品線路。
(三)實施環境優化工程
充分利用我區的優勢條件,升級改造現有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旅游廁所、停車場、環保設施、統一標識,將城區打造成為集休閑中心、娛樂中心、消費中心、商務中心和票務中心為一體的河源市旅游中心。
(四)實施市場開發工程
依托現有旅游景區景點資源,唱響“四季曲”(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促旺源城旅游市場。積極參加國內外旅游展銷會、旅游推介會,大力宣傳推介源城旅游形象和旅游產品,提高源城旅游品牌知名度。
(五)實施產業集聚工程
深度發掘高端旅游商務休閑區、客家美食區和主題文化體驗區“三個片區”,推動源城旅游產業集聚發展,努力形成適度錯位、相互聯接、有分有合的大旅游格局。
(六)實施人才提質工程
創新旅游人才教育培訓內容、方式和方法,積極開展旅游人才培養和人才開發工作,每年組織旅游理論、旅游技能素質培訓不少于2次,培訓不少于400人次。
(七)實施智慧旅游工程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進智慧源城建設,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3A級以上景區、三星級以上飯店和其他重點旅游場所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健全和完善“美哉槎城”等智慧旅游配套設施建設。
(八)實施依法治旅工程
加強對旅游市場的服務和監管,組織旅游、公安、消防、交通運輸、衛生、安監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形成溝通順暢、監管有效的旅游綜合執法機制。設立旅游質量監督機構,完善旅游誠信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規范旅游市場經營行為,提高依法治旅能力和水平,不斷優化旅游發展環境。
(九)實施綠色發展工程
加強旅游資源遺產保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旅游環境動態監測、創新綠色發展機制、倡導旅游企業節能減排、建立健全環衛體系、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等。
感謝代表對旅游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源城區人民政府
2018年7月6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