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食藥監函〔2018〕144號
駱海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建議》(第20180050號)收悉。我局黨組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的辦理工作,自接到您提出的建議后,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制定《承辦工作方案》,成立辦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具體承辦科室和承辦人,積極主動聯系或走訪建議人及相關單位,收集相關資料,切實加強溝通協調。經綜合市編辦、市農業局等單位協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情況
食品安全監管關系著食品安全水平和公眾飲食安全。我局一直高度重視并不斷加強食品監管力度,并將其作為重要工作列入了“十三五”規劃和每年年度工作計劃,從五個方面著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力度。
(一)加大檢驗檢測力度。一是加大食品(食用農產品)抽檢力度。全市農業部門加大對種養殖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檢測力度,采取日常監測與集中監測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推進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2017年以來共定量檢測蔬菜水果樣品1290份,合格率為97%,定性檢測蔬菜水果樣品12397 份,合格率為99.38%,檢測動物尿樣39963份,“瘦肉精”檢測全部為陰性,實現零檢出,水產品檢測抽樣330個,合格率98.79%。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穩定向好,沒有發生重特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認真制定食品抽檢計劃,在生產經營環節落實日常蔬菜和水產品兩類食品抽檢的基礎上,再選取市場消費量大、關注度高的八類重點食品(糧食、食用油、肉及肉制品、鮮蛋、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和谷類輔助食品、白酒、涼茶),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品種、重點項目和大型企業,加大高風險食品的抽檢力度,增強抽檢的針對性和靶向性。2018年,計劃抽檢食品7810批次,目前抽檢食品2011批次,合格率98.16%(抽檢食用農產品706批次,合格率98.44%),完成抽檢計劃25.74%;計劃抽檢餐飲具3000份,目前抽檢餐飲具1670份,合格率96.16%,完成計劃55.67%。二是開展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按照省統一部署,2018年我市41家農貿市場的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繼續有序開展,載至5月底,我市快檢食用農產品60849批次,合格率為99.41%,處理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數量1601.48公斤。三是加大檢測設施設備投入。建設鄉鎮和農產品生產基地檢測室。農業部門去年利用省級菜籃子基地建設專項資金項目,采購了一批檢測設備,建立了55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檢測室和企業檢測室并有能力開展速測工作。建設河源市食品檢測實驗室用房。為增強技術支撐能力,我市加大食品檢測的設施設備投入,河源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項目已列入市“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食品檢測實驗室用房項目列入國家建設項目庫管理,到目前為止,一期工程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滿足省局建設標準要求。
(二)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嚴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日常監督檢查,落實網格化監管責任,加強風險排查、防控,把“嚴”字貫徹落實到全過程,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一是全面落實事權劃分。調整今年市、縣區監管企業名單,重新劃定網格,進一步明確市、縣區、鄉鎮、村四級監管(協管)職責,確保事權明晰、責任明確、監管到位,實現“有制度就有流程、有行為就有痕跡、有工作就有評價、有監管就有責任”的目標。二是加強網格化監管。網格化監管推行“域定網、網定格、格定人、人定責”的市、縣、鎮、村四級監管(協管)網格模式,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覆蓋。為進一步將監管觸角延伸到神經末梢行政村一級,加強行政村內食品安全巡查工作,我局在全市1401村級組織聘請1401名村級食品協管員,組建了全市協管員隊伍,推進食品監管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基本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基本形成食品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盲區、全覆蓋的監管體系。三是開展區域飛行檢查。實行區域飛行檢查制度,對特大鎮或中心鎮及其周邊鄉鎮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突擊檢查。今年以來,開展了2次,檢查37戶,移交縣區局案件線索27條。四是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管。自2016年以來,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以《廣東省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實施為契機,全面開展食品小作坊登記發證工作,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和引導食品攤販進入固定門面場所經營,提高食品攤販守法經營意識,努力規范食品攤販經營行為。截至2018年5月份,全市取得有效登記證的食品小作坊875家,小作坊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有效改觀。
(三)加大執法查處力度。有針對性對重點品種、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突出問題,開展系列的肉制品生產、病死豬肉銷售、食鹽安全、酒類食品安全等專項行動。針對跨行業、跨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屠宰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禽畜屠宰監管“掃雷行動”等一系列綜合治理,查辦了一系列制售偽劣食品案件。據統計:2018年以來全市系統共立案136宗,罰沒款29.19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0宗。
(四)加大社會監督力度。一是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我市的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聯合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制度,規范抽取程序,制定抽查事項清單,實現隨機抽對市場監管執法和其他執法事項的全覆蓋,構建起“網格化”日常檢查、“雙隨機”飛行檢查相互銜接、互為促進的監督檢查新機制。河源市2018年度市場監管領域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啟動儀式于5月16日上午在市工商局舉行,這是我市首次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陽光性,促進公正文明高效執法,營造健康有序、規范發展的市場環境。按照國務院體制改革方案,2019年將整合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等部門,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努力形成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食品安全綜合性監管執法隊伍。二是全面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嚴格落實行政許可信息、監督檢查信息、抽樣檢驗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公開公示制度,讓群眾有更多的知情權。2018年以來,我市公示1328批次食品抽檢信息,通過門戶網站進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383條。三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2018年全市列入紅榜15戶食品企業,列入黑榜1戶。2018年承辦市人大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3件,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近年來,我市食品監管部門邀請政風行風和廉政監督員隨行參加食品執法檢查;依托政府12345、食品藥品12331熱線平臺,暢通公仆信箱、政風行風熱線網站、群眾熱線電話和投訴意見箱等渠道,積極引導公眾參與食品社會監督。截止2018年5月底,全市共處理食品投訴舉報407宗,按時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到100%。四是廣泛宣傳引導。深入普及《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廣東省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廣東省禁毒條例》等法律法規,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科普宣傳進校園進農村、“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開通“河源食品藥品監管”微信公眾號每周面向公眾推送信息;與河源電視中心合作在《最強戰隊》和《非常會生活》欄目開辟“食藥在身邊”專欄,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科學防范食品藥品安全風險。2018年以來,全市食品藥品監管、農業部門共組織各類主題宣傳活動9場,媒體報道40多條,印發宣傳資料45000份。下一步,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全力推進食品安全宣傳周、科普(普法)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等“四進”等宣傳活動的開展,培養群眾科學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識,切實營造良好食品藥品安全氛圍。
(五)加大考核問責力度。開展食品安全評議考核,重新修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辦法,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范圍,考核結果作為對各縣區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及獎懲的重要參考,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計劃將落實抽檢經費、執法裝備經費、信息化經費和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經費安排的情況納入年度食品安全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下一步監管工作計劃
近年來,我市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以及群眾的期盼還有不少的差距。下來,我市將繼續圍繞食品安全這個中心,堅持不懈地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一)繼續在教育培訓方面下功夫,不斷提高監管隊伍綜合素質。針對基層和一線監管人員培訓需求,統籌開展培訓需求調查,根據需求有計劃、多渠道、多層次地組織開展業務提高、檢驗檢測、專用檢測設備使用等各類教育培訓,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通過培訓,不斷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以適應新形勢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
(二)繼續在開拓創新方面下功夫,不斷推進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一個數據中心”數據化監管體系,提高執法終端使用率,不斷提高食品檢驗檢測和科研能力,實現“全品種可查詢,重點品種可追溯”,為食品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現以數字化現代化監管方式提高食品監管效率。
(三)繼續在機制建設方面下功夫,不斷提高食品監管效能。完善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探索建立應急處置專業隊伍,有效應對各類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完善投訴舉報工作流程,拓寬投訴舉報渠道,推進“吹哨人”制度,鼓勵舉報食品企業違法行為;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查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抽檢結果)監管制度,實現隨機抽對市場監管執法和其他執法事項的全覆蓋,構建起“網格化”日常檢查、“雙隨機”飛行檢查相互銜接、互為促進的監督檢查新機制,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水平。
(四)繼續在加大投入方面下功夫,夯實監管工作物質基礎。食品檢驗場地不足、設備欠缺、擴項經費缺額、縣級無有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嚴重制約著我市食品檢驗能力的提升。同時食品執法裝備缺乏、鄉鎮派出機構辦公條件簡陋也嚴重制約食品監管工作的開展。我市將繼續積極爭取政府對食品檢驗技術中心大樓項目建設,加強執法隊伍的裝備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支持,提升市級檢驗檢測技術力量,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遠,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全社會的積極參與。今后,我市食品藥品監管、編辦、農業等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要求,自覺把食品安全放在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局予以謀劃,緊緊圍繞保障公眾飲食安全的宗旨,按照“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要求,依法履行職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加強監管,加強風險排查,做好風險防控,消除風險隱患,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年7月4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