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府函〔2020〕146號
省水利廳: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張福田(等)代表提出了《關于支持加快推動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建設的建議》。經研究,現提出會辦意見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實現楓樹壩水庫與新豐江水庫連通,將楓樹壩水庫汛期雨洪資源引至新豐江水庫調蓄,增加流域可供水量,提高流域及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水安全保障,兼顧燈塔盆地的用水需要。項目初步擬定從楓樹壩水庫取水,沿線經過龍川縣、和平縣、東源縣等3個縣,穿越粵北地區最大盆地—燈塔盆地,經44.8公里隧洞、6.3公里埋管,自流引水至公白河進入新豐江水庫,工程最大引水流量86立方米/秒,輸水線路總長51.1公里,管徑7米,匡算工程總投資96.1億元。
二、推進情況
(一)項目建設總體方案論證情況。
2019年2月底,我市完成《東江—新豐江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總體方案》報告書(初稿);3月21日,我市在廣州市組織召開由國內知名專家王浩、胡春宏院士參加的《東江—新豐江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總體方案》(初稿)評審會,方案順利通過評審;4月15日,我市拜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匯報《東江流域水資源保障提升工程》規劃前期論證成果,得到珠江水利委員會的全力支持;4月28—29日,市政府分管領導率隊拜訪了水利部,方案得到水利部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原則同意項目納入“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并建議將項目名稱改為“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
(二)領導重視,高位推進。
2019年4月25日,我市向省政府上報《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的請示》(河府〔2019〕32號),省水利廳《關于河源市建設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的意見》(粵水規計函〔2019〕1218號)同意我市開展項目前期研究論證工作;5月6日,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同志調研廣東水利工作時,在聽取完項目基本情況匯報后,指出“項目很有必要,加快開展前期論證工作”;6月26—27日,省委書記李希同志到我市開展防汛救災工作調研,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作為我市群眾呼聲較高,亟待解決的群眾生產生活問題的民生工程得到了李希書記的高度肯定,指出“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是百年大計,千年好事,要抓緊落實好,盡快建設好”;7月29日,馬興瑞省長在我市調研時,指示我市要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高標準實施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
我市積極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上級相關部門加強對接溝通、請示匯報;同時,委托設計單位對項目論證方案做細做實。2019年8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我市召開《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建設總體方案》咨詢會,對我市前期開展的工程總體規劃建設方案進行了會商,專家們提出技術咨詢意見,并原則通過上述方案,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專家普遍認為,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意義重大,是兼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重大民生工程。
目前,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已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
(三)項目前期推進情況。
2020年1月16日,馬興瑞省長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有關情況匯報。會議決定抓緊推進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建設,抓緊推進項目的前期論證,細化建設方案,按程序上報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委,積極爭取國家早日立項和給予中央財政資金支持。
2020年4月7日上午,我市市長林濤同志率隊拜訪省水利廳,匯報項目情況,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立新同志表示將舉全廳之力,調動一切資源堅決支持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4月18日,張虎副省長到我市調研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和燈塔盆地灌區工程,明確省水利廳牽頭開展前期工作,提出納入省水利重大建設項目總指揮部協調推進項目建設,項目推進獲重大進展。我市也成立了“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對接省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協調小組,協同推動任務落實,協調解決工作遇到的問題,全力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建設。
專此函達。
河源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4日
(聯系人:曾有為,聯系電話:0762-3334910)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