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新區管委會:
市人大代表譚臺哲同志提交的《關于加快科技融灣共建灣區網河源節點和河源數字經濟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議》(第20200016號)收悉。經研究,現就人大代表建議提出如下會辦意見:
根據《河源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河府〔2019〕63號)精神,在科技融灣共建灣區網河源節點和河源數字經濟技術創新中心工作上,我市可以但不限于在以下幾方面給予科技獎補政策支持:
一、支持組建創新創業團隊。強化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提高企業人才的貢獻補助,支持我市企事業單位與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研機構人才聯合組建團隊開展計劃攻關與科技成果轉化,吸引或柔性吸引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到我市創新創業。相應的科技獎補政策有:1.對入選省“珠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創新創業團隊項目的,按照省補助金額的50%進行配套;2.對我市高新技術企業或年納稅在100萬元以上的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入庫企業,三年內給予薪酬貢獻獎勵:工資薪金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且正常納稅的高管人員、技術人員,按其對地方財政貢獻量的50%給予獎補,每人每年最高100萬元。
二、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技術創新平臺組建以及新型研發機構發展,促進孵化載體提質增效,加快我市創新平臺的建設。相應的科技獎補政策有:對新認定為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20萬元的支持;對獲得省考核優秀并獲得省事后補助支持的新型研發機構,市按照省補助金額的20%進行配套,單個機構最高100萬元。
三、支持技術型企業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購置用于用于研發的關鍵儀器設備,促進企業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相應的科技獎補政策有:對已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的企業,研發費用(企業研發費用依據上年度稅務部門稅務部門稅前加計扣除備案確認的企業研發費用數額)按25%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200萬元。
四、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社會組織、企業等第三方機構利用科技成果在我市實施智慧城市、智慧校園、智慧社區和遠程醫療等項目給予支持,培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激勵成果轉移轉化活動,促進科技成果在我市轉化應用。相應的科技獎補政策有:社會組織、企業等第三方機構利用科技成果在我市實施智慧城市、智慧校園、智慧社區和遠程醫療等項目的,按技術合同中買方實際發生的技術交易額的1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總額最高100萬元。
以上意見,僅供你們在正式答復代表時參考。
河源市科學技術局
2020年8月31日
(聯系人:朱義奔,聯系電話:3389253)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