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河城管執函〔2021〕110號
潘建斌、游玉文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解決市區停車難問題的建議》(第20210057號)收悉。接到議案分工后,我局高度重視,會同協辦單位扎實推進議案辦理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中心城區停車現狀。一是近年來,市區汽車保有量急劇增長,市區停車位供需嚴重失衡,“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日益嚴峻,出現城市停車公共資源利用率低、車輛違停堵塞交通等一系列民生問題;二是市區道路停車泊位平均周轉率偏低,車免費運營,停車泊位的使用基本上處于無監管狀態,部分停車泊位長期被占用;三是市區大多數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等停車場開放和利用不足,部分公共停車場長期閑置,造成資源浪費。
二、建議辦理進展情況
(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建議辦理工作。市政府多次召開協調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市區停車難有關事項,積極推進市區公共停車場建設和市區道路內智慧停車項目;成立工作專班,并下發了《關于成立中心城區智慧停車工作專班的通知》,明確了市牽頭單位成員單位,工作專班成員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推進市區道路內智慧停車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
(二)加強市區公共區域停車位規劃。一是在組織城市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嚴格按照國家、省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規劃預留公共停車場用地。二是規范中心城區建設項目停車位配建管理,科學配置停車位,印發實施了《河源市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停車位配建管理暫行辦法》,差別化配置停車位,在市區新(改)建的公共服務設施內,挖掘資源,盡可能高標準配建停車場(庫),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提供社會公共停車服務。三是合理施劃道路停車泊位,在確保交通安全和順暢的情況下,對市區具備條件的道路施劃路內停車位,并配套設置停車指示和禁停標志。
(三)出臺停車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范停車收費行為。經七屆36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市發展改革局會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于2018年7月出臺了《河源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河發改價管〔2018〕189號),明確了我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的定價范圍、收費減免措施、管理權限、計費方式、收費標準制定程序等內容。除政府定價范圍外,其他依法設立的停車設施停放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由經營者自主制定,經向價格主管部門提出收費標準核定,經批準同意后實施收費。發展改革部門將積極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停車設施建設,提高停車資源配置效率,規范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行為。
(四)推進市區道路智能停車項目,打造“城市智能共享停車”平臺。為有效盤活市區各類停車資源,提升城市停車信息化服務水平,構建城市智慧共享停車系統,緩解市區停車難問題,我局會同市國資委聯合發文請示市政府,建議對市區路內停車位、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實行收費運營。2021年1月11日,市政府分管領導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市區道路內實行智慧停車并收費有關工作,形成會議紀要,并提出了成立工作專班、編制方案、外出考察等工作要求;2021年3月22日,市府辦下發了《關于成立中心城區智慧停車工作專班的通知》,明確了市城管局為牽頭單位,市國資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公安局等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并于2021年4月30日,召開工作專班會議,專題研究智慧停車建設模式有關事項,2021年10月12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主持召開推進市區智慧停車項目會議,明確按市場化建設模式推進相關工作,市區智慧停車項目正式啟動。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咨詢、停車位專項規劃、外出考察等前期工作,智慧停車項目正在扎實推進中。
(五)加大投入,推動智能化停車升級改造項目。由源城區組織實施在城區19處選址上新建或改建停車場6萬平方米,新增充電樁800個,并建設智慧停車系統及其他配套附屬項,已列入2021年專項債券項目。首期工程擬在區行政服務中心、區人民醫院、化龍商業中心等5處選址上建設智能停車系統,占地面積約3340平方米,投資約6500萬元,新增共約478個停車位,目前項目已完成可研、立項和首期估算、初步設計、社會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財政預算評審等,并經源城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準備掛網進行項目勘察、設計、造價咨詢、監理招標工作。
(六)完善公交網絡,打造智慧公交,倡導綠色出行。一是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建成了高新區公交首末站、源西公交綜合停保場,正在推進蝴蝶嶺公交首末站、高鐵東站公交首末站的建設;大力推進新能源公交車使用,2020年財政累計投入1290萬元支持綠都公司購置100輛新能源公交車并全部投入使用,目前市區公交車電動化率為100%;二是打造智慧公交平臺。利用科技手段,市區公交上線了智能調度系統,掌握公交動態信息,強化調度管理;在智能調度系統的基礎上,推出了實時公交查詢,市民可以通過“車來了”“美團”APP或微信公眾號查詢公交實時信息,并開通了微信、支付寶、全國交通一卡通等非現金支付功能;三是減免公交車費,降低乘車成本。推動全國交通一卡通在河源的應用,累計安全一卡通終端324個,發行一卡通卡約10萬張,并出臺用卡享受8.5折優惠措施,2021年4月起開通了高新區到大學城等3條免費公交線路,增強公交出行吸引力;四是創導綠色出行。開展文明出行“進校園”活動,利用電子顯示屏、公眾號等媒介,宣傳綠色出行理念,加強環保合作,鼓勵乘坐公共交通。
(七)加強對違法占用道路停車位行為的整治。多次聯合交警部門開展道路車位占用專項整治行動,拆除戶外公共區域違規設置的地鎖219個,暫扣占用公共停車位雪糕筒等1800多個,查處了建設大道凱旋國際、益和花園等違規占用人行道私設停車場的行為,并拆除堅基美好城違規占用公共區域設置停車設施;加強管理、嚴格執法,把日常管理和執法懲處結合起來,形成常態化。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扎實推進智慧停車項目建設。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實做好項目可研、停車位專項規劃、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編制、公開招標等工作,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盡快推動項目落地,優化停車配置,搭建智能共享停車平臺。
(二)繼續打造智慧公交,倡導綠色出行。繼續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公交網絡站場,壓縮換乘時間,繼續出臺優惠措施,增加公交吸引力,推進快速公交建設,開通高鐵東站至市區、東源縣城等多條快速線路,定期開展“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三)繼續推進城區智慧停車場建設,充分利用債券資金,按照任務時間節點,搶抓時間,倒排工期,保質保量,推進項目盡早完成,在建設首期5處選址建設工程的基礎上,爭取再新增建設5個智能化停車升級改造項目;同時加大對越王小學等現有公共閑置的停車場進行摸底排查,制定方案和措施,向市民開放。
(四)多措并舉,減緩停車壓力。加強管理執法力度,健全執法監管體系,對違規私設的停車場、違章停車、非法長期占用等行為進行整治處罰;加強上下班、節假日等高峰期的交通管制,加大警力投入,及時疏導交通、避免道路擁堵;參照學習肇慶、梅州等城市的做法,在夜間、周末、節假日對外開放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提高市區的有效停車泊位數量。切實緩解市民出行停車難問題。
專此答復。以上答復如有不當處,敬請批評指正,同時請您繼續關注支持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1年11月2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