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衛健案函〔2022〕32號
沙麗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縣級疾控中心體系建設的建議收悉,經綜合市人社局、市疾控中心、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江東新區管委會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新冠疫情發生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衛健等部門加大力度推進縣級疾控中心體系建設,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加強實驗室改造,補齊短板。
東源縣疾控中心于2020年7月按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P2實驗室)啟動實驗室改造升級建設項目,建設項目己通過縣政府和縣委常委會議審議,總投資2491.75萬元,儀器設備采購和建安工程已完成政府招標,5樓理化實驗室于2022年8月下旬將完成改造投入使用。龍川縣疾控中心開展核酸檢測實驗室設備及配套設施服務建設,該項目已開工建設,增加了3臺熒光PCR儀器和1臺核酸檢測提取儀,單管檢測能力達1500管/天,A類檢測設備共47臺正在財審。和平縣疾控中心重新申請“和平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大樓和業務用房升級改造建設項目”立項并獲得批復,總投資10006.18萬元,目前已進入項目庫。源城區疾控中心于2022年5月完成了新建單位項目工程施工招標,按照工程進度計劃,預計在2023年8月能竣工投入使用。2022年中央財政補助我省疾控機構能力建設項目,我市連平縣、紫金縣、和平縣疾控中心各獲補助200萬元,用于加強縣級疾控機構能力建設。
二、加強縣級疾控中心能力建設,保障疾控人員待遇。
一是實施高層次教育人才引進計劃。我市實施人才引育措施,為引進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提供政策及資金支持,2022年預算安排“人才工程”專項資金3000萬元。二是增加人員編制,招收更多專業技術人員?!?/span>0131紫金本土疫情”發生以后,紫金縣迅速擴編,增加了15人的人員編制,立即公開招聘,招收專業技術人員。東源縣也同時增加了5人的人員編制,目前已完成省統招公開招聘的筆試環節。三是發放特殊崗位津貼,提升人員待遇。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調整衛生防疫津貼標準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13號)規定,對疾病預防控制事業單位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傳染危險和長年外勤的現場衛生工作編制內人員,根據工作量大小、時間長短、條件好壞、防護難易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程度等情況,分別享一、二、三、四類(560元/月-260元/月)衛生防疫津貼。此項特殊崗位津貼,提升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
三、加強疾控人才培養,補齊補強疾控隊伍建設
一是調整充實了突發傳染病類衛生應急隊伍和后備應急隊伍。二是組建了2支廣東省應對新冠疫情防控河源市專家隊,平戰結合,統一調配。三是充實了現場流行病學調查隊伍,通過整合醫療衛生資源,調整充實了我市、縣區流行病學調查隊伍,人員以疾控中心為主,從綜合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監督所等醫療衛生機構抽調具有預防醫學、疾病控制、衛生管理等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組成,目前市、縣區共建立8支現場流行病學調查隊伍。人員按照每萬人配備1.5名流調隊員的要求,由245人增加到450人,縣級三級流調隊伍人員在縣級疾控中心實行跟班培訓,共同參與密接的調查處置。四是強化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市疾控中心每年通過線上視頻或線下辦班的方式,面向各縣(區)疾控中心組織開展包括疾病監測、傳染病防控、免疫規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學校衛生等業務培訓。五是手把手培訓提升實操能力。市疾控中心以現場進修、手把手培訓方式、對各縣(區)疾控中心人員安排實操帶教,通過理論授課和現場實操培訓,有針對性地進一步提升進修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六是積極選派優秀骨干進修。市疾控中心每年積極申請進修培訓名額,組織縣(區)疾控中心骨干人員到省疾控中心進行對口專項進修學習。
通過以上舉措,我市縣級疾控中心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但離上級的目標和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仍有較多業務無法較好完成,達不到滿足現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求。下來,我們將按您的建議意見,進一步加強縣級疾控中心的體系建設。一是繼續強化實驗室能力建設,推動源城區疾控中心實驗室的建立,按省要求加快進行A類儀器設備配備,更新完善儀器設備,改善實驗室操作環境。二是加強縣級疾控中心人才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縣級疾控中心業務能力和水平,必要時成立市級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加大培訓力度。三是加大縣級疾控業務指導力度,由市疾控中心定期派出專業技術骨干前往各縣(區)疾控中心開展技術指導及督導檢查,及時發現短板、漏洞,督促落實問題整改,推動全市疾病預防防控高質量發展。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2年9月8日
(聯系人及電話:賴仲輝,0762-3238386)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