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環函〔2024〕46號
關于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第20240058號代表建議協辦意見的函
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現就潘石源代表提出的關于優化我市政務服務環境的建議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一、開展情況及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任務落實。我局高度重視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工作,將這項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黨的宗旨、優化營商環境、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配強工作力量,抽調業務骨干,組建工作專班;局主要領導專題聽取階段性工作情況,分管領導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和協調會,確保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工作不偏向、不走樣。
(二)對標先進找差距,聚焦聚力強落實。一是梳理我市26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與深圳市在辦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對標深圳市的做法,大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次數,優化我局政務服務事項的辦事標準、流程、時效,進一步縮減短
板差距,增強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二是提高生態環境事項辦事標準,簡化辦事手續。針對同一事項的審批要素在市縣之間、不同縣區之間標準不一致的情況,我局按照“事項要素統一、審批要求統一、業務流轉統一”的要求,認領統籌事項,積極參加市政數局組織的業務培訓,對生態環境系統18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二次統籌,并梳理發布,將全市環評報告書申請材料統一縮減為3項,將全市環評報告書、報告表的承諾審批時限分別由法定的60個、30個工作日統一壓縮為3個、1個工作日,通過流程再造,推動生態環境服務事項在全市可以無差別受理、同標準審批。
(三)優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能。一是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拓寬辦理渠道,推進行政權力事項下移,將部分行政執法、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事項授權或委托各分局辦理,方便群眾“就近辦”“馬上辦”。二是優化審批流程,修訂完善了《河源市生態環境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內部審查程序》;指導和平分局、紫金分局、江東新區生態環境辦公室等分別制定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內部審批制度》,通過建章立制,優化環評審批程序,規范審批行為,充分利用公示時間進行內部審核核查,確保審批時效。三是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在項目環評審批中落實告知承諾、環評豁免、容缺后補、下放審批權限和簡化環評編制內容等惠企便利措施,做到環評審批即報即受理,實現審批提速、服務提效。
(四)針對企業需求,創新服務供給。一是在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功能,制定《河源市助推高質量發展暨促進產業有序轉移的生態環境保護支持措施》《河源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加強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二是主動指導幫扶,了解企業對環境保護政策及治理技術等需求,加強對企業環境管理、污染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工作指導服務,不斷提高企業環境管理和治污水平,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接下來,我局將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優化我市政務服務環境,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和滿意度,為推進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堅強保障。
(一)完善市級統籌要素標準化。不斷優化“兩減一即”率,提高綜合受理、網上辦理、“最多跑一次”“馬上辦”等政務服務能力水平,確保同一事項在市、縣(區)、鎮(街)、村(居)四級的事項名稱、設定依據、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辦理材料及業務表單一致。
(二)落實統籌清單動態管理。對根據法律法規及國家、省、市要求需要調整事項的,及時在事項系統新增、取消或者委托、下放、重心下移事項的調整;及時修訂咨詢電話、規范辦理窗口等事項要素。
河源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6月12日
(聯系人及電話:黃振華,3882810)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市人大選聯任工委,市府辦公室(綜合六科)。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