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旅函〔2018〕131號
吳維紅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成立河源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您圍繞河源旅游的發展,提出了成立河源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整合資源、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等措施的建議,很有建議性。我局高度重視此項提案,積極辦理委員提案。
一、關于成立組織機構的問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提出將旅游業打造成為河源市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區,主要領導多次親自主持調研座談,專門組織召開了全域旅游工作推進會。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建設旅游強市的決定》《關于建設廣東生態旅游示范區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設廣東生態旅游示范區行動計劃》,以及《河源市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等文件,支持促進旅游業發展。同時,市政府于今年4月成立了河源市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發改、財政、國土、住建、環保、交通、文化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定期召開會議,主要負責創建全域旅游的統籌工作、宏觀指導、綜合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與吳委員提出的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的職能相似,作用相關。下來,我市將積極發揮河源市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定期研究旅游重大事項、實施計劃、政策建設,推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旅游市場健康發展。
二、關于建立健全機制的問題
我局積極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建立健全機制,探索建立“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隱患排查整治月報告長效機制,開展涉水景區、風險點危險源、大型游樂設施等專項督查,加強對危險源風險點的隱患排查,確保游客安全。二是建立健全旅游警示發布制度,根據國際國內旅游形勢變化,及時發布旅游警示。三是建立聯合執法機制。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持續開展市場秩序治理專項行動,開展了“不合理低價游”、導游專座及有關事宜、虛假宣傳廣告等專項行動,堅決打擊非法行為;積極處理旅游投訴。四是文明旅游機制。開展“旅游文明”大行動,推進文明旅游機制建設,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管理,規范旅游市場經營秩序,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活動,構建文明和諧的旅游發展環境。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強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城管、環保、衛生、工商、質監、物價、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采取有效措施規范旅游市場;加強旅游企業服務設施設備及標準化建設,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推進文明旅游建設。
三、關于整合資源的問題
我市以全域旅游建設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抓手,推動旅游項目建設。一是抓大項目建設。以大項目帶動旅游大發展,對萬綠湖、萬綠谷、霍山、越王山等景區進行了改造升級,成功引進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河源)水晶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春沐源嶺南生態旅游小鎮等10個高端旅游重點項目,總投資超600億元。同時,精心策劃了客家文化民宿、恐龍文化公園等旅游招商項目,著力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二是強化產業融合。積極推動旅游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旅游與農業、林業、文化、科技、教育、體育、工業、商務互動融合,形成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鄉村旅游、養生健身、文化創意、科普教育、森林探險、工業旅游、商務旅游等多元產品。主要包括:以源城區埔前鎮福源果場、東源縣駱湖檸檬莊園、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連平縣上坪桃園等為代表的農業旅游產品;以太平風情街、大同美食街、市商業中心等為代表的商貿旅游產品,以新豐江大壩旅游區、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生產基地、高新技術開發區等為代表的工業旅游產品;以萬綠谷漂流、桂山漂流、九連山漂流等為代表的體育旅游產品;以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熱龍溫泉、御臨門溫泉等為代表的養老旅游產品;以客家釀酒、板栗、鷹嘴桃、獼猴桃、茶油、五指毛桃等為代表的旅游商品等。下來,我市將繼續做好旅游資源整合文章。一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落實領導掛鉤項目制度,確保干一件成一件,每年都能實實在在地建成幾個項目。二是培育旅游新業態。立足都市經濟,全面推進旅游與城鎮化、文化、農業、林業、水利、醫療、教育、體育、交通、商務等產業融合,重點推動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公路等旅游產業融合項目,積極探索“旅游+”發展模式,打造豐富多彩的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的旅游新業態,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各縣城為組團、各產業融合發展的旅游產業發展體系。
四、關于對標狠抓落實、推動全域旅游的問題
2016年11月,我市成功入選首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大力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格局,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狠抓“廁所革命”,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根據國家、省旅游局有關要求,制定了《河源市旅游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方案》,2015—2017年計劃建設旅游廁所188座已全部完成,完成第三衛生間6座。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巴登、萬綠湖、康泉等一批旅游大道,完善了高速公路、國道、市區道路的旅游指示牌。三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設,投入1000萬元開展“智慧旅游”建設,現已開展實施,計劃于9月完成建設。開通“萬綠河源”公眾微信平臺和河源旅游抖音并加強宣傳推廣,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水平。四是加快鄉村旅游發展。開發了如蘇家圍、東江畫廊、南園古村、葉園溫泉、萬綠谷、林寨古村等30多家鄉村旅游景點;形成了源城龍舟節、連平上坪桃花節、鷹嘴桃節、忠信花燈節、和平獼猴桃節、東源板栗節等一系列農節事節慶活動;挖掘和包裝了霸王花米排粉、萬綠寶、聰明人獼猴桃飲料、客家釀酒、仙湖茶、檸檬酵素、望郎回板栗、連平鷹嘴桃、紫金牛肉丸、龍川牛筋糕等一批原生態的農業旅游商品;建設了一批以提供苦筍、野艾、五指毛桃、野菜等農家美食為特色的農家樂。五是強化宣傳促銷。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形式進行宣傳推廣,赴西藏、江蘇、湖南等省市舉辦主題推介會,并走出國外,讓河源走進意大利、德國、法國等;邀請福建、香港等客源地旅游企業到我市實地踩線。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湖南、江西、廈門、潮汕地區等主要客源地進行重點宣傳營銷和廣告投放。
我市將積極圍繞建設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嶺南生態旅游休閑旅游名城的目標定位,繼續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抓規劃,編制《河源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二是抓項目,全力推進萬綠湖創5A、巴伐利亞莊園二期、客天下水晶溫泉等重點旅游項目開發建設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三是抓鄉村旅游,推進特色小鎮和鄉村旅游示范點、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建設,加快推進并著力打造鄉村旅游新亮點。四是抓融合,培育旅游新業態。五是抓“廁所革命”,提升旅游公共服務。六是抓市場,打響河源旅游品牌。七是抓信息化,啟動旅游大數據建設,構建支持全市公共服務、城市管理、游客服務、電子商務的智慧旅游體系。
感謝您提出的建議!希望您繼續關心支持河源旅游事業的發展。
河源市旅游局
2018年7月3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