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18〕134號
尊敬的劉路紅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市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情況
(一)市委辦出臺了《河源市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行動實施方案》,實施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九大行動”,包括紅色遺址登記標示行動、紅色歷史挖掘整理行動、紅色遺址保護建設行動、紅色展陳提升行動、紅色遺址管理提升行動、紅色文化傳播行動、紅色教育基地打造行動、紅色旅游發展行動、紅色志愿服務行動等,推動紅色革命遺址可持續發展。
(二)對全轄區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資源進行普查統計。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我市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495處,其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遺址244個,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92個,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84個,革命領導人故居21個,烈士墓3個,紀念設施43個,其它遺址1個。在全市革命遺址中,7處有基本陳列布展,并實行免費對公眾開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中阮嘯仙故居、福建會館和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3處屬于紅色革命遺址。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7處革命遺址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平縣第一期黨講班舊址等5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立了全轄區131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資源數據庫,詳細列清名稱、級別、分屬哪個革命時期、保存狀況、與革命關聯性說明等內容,做到家底清晰。
(三)將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修復和展陳提升納入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對江東新區抗日戰爭先鋒隊紫金支隊舊址、源城三角嶺大會戰舊址、東源阮嘯仙故居、和平古寨和東行政委員會舊址(古寨鎮九連小延安)修復項目、龍川閩粵贛邊五興龍蘇維埃政府舊址、紫金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四十九團團部舊址、連平中共連平縣第一黨支部舊址等7處紅色革命遺址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在市級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籌措資金2000萬元,進行修復和開發利用。
(四)為了更好地推介我市紅色旅游資源,2017年11月我市參加了江西省舉辦的中國紅色旅游推廣聯盟成立儀式暨2017中國(江西)紅色旅游博覽會,其中,“東莞-惠州-河源”路線入選65條全國抗戰主題紅色旅游精品路線。把紅色旅游與客家民俗風情游、生態游、歷史文化游、休閑度假游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形式多樣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如阮嘯仙烈士故居+萬綠湖、紫金蘇區革命遺址群+御臨門溫泉、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霍山+佗城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二、目前存在主要問題。總體來說,紅色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存在資金投入不足,工作人員少,史料發掘不夠細,史跡保存不夠好,日常管護不到位,開發利用不夠廣的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持續加大紅色遺址的修復和保護利用力度,全面整體規劃我市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重點,以申報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契機,全面提升我市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水平。
(二)培育南粵古驛道紅色主題線路。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我市將著力整合粵贛古道及周邊歷史文化資源,梳理古道與尋烏水系、東江縱隊的歷史淵源,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積極打造主要紅色文化節點,傳播紅色文化。
河源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8年8月28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