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氣函〔2018〕51號
王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國家級氣象站探測環境保護和加快站址遷移重建工作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臺站搬遷進展
東源、紫金、和平正著力推進氣象站搬遷工作,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市氣象局多次邀請省氣象局有關領導和專家現場指導選址工作。2018年4月19日,省氣象局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專題研究河源、紫金、和平氣象站遷站選址工作,明確了選址意見。東源縣政府成立河源國家基本氣象站搬遷工作領導小組,與氣象部門共同開展河源氣象站搬遷選址工作,經初步研究論證,選址擬定于東源縣濱江新城片區內(即國道205改線工程的東南位置156米處),建設用地面積為10000平方米,東源縣政府表示將持續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積極推動站址遷移,爭取項目早日啟動。紫金縣政府將遷建紫金氣象站列入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確定選址為紫城鎮黃花村黃花嶺,規劃征用林地30畝。2018年5月29日,紫金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紫金國家基本氣象站遷建用地征收方案》(討論稿),明確征地費用和建設資金約413萬元由縣財政解決,目前征地方案縣政府已批復,征地補償細則正在審批流程。和平縣政府于2017年決定搬遷氣象觀測站至縣城福和公園內。2018年1月,和平縣規劃委員會討論通過了《和平縣生態氣象綜合探測基地規劃設計方案》,同意選址在縣城福和公園內,規劃用地面積8500平方米,2018年5月氣象站新站立項工作完成,目前項目施工設計和項目造價審核也已完成,準備動工建設。
二、臺站保護舉措
(一)加強項目審查
2007年12月、2015年6月市、縣氣象部門分別與當地城建規劃部門簽署氣象臺站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標準備案書。龍川、紫金、連平縣人民政府已經將氣象納入規劃委成員單位,將站址觀測場中心直線距離一公里內的建設項目納入項目審批的前置評審。
(二)加強執法巡查
市、縣氣象部門嚴格執行氣象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日常巡查制度,對可能破壞氣象探測環境的建設項目提早介入,提前告知建設單位、地方政府及有關審批部門危害后果及法律責任。2017年以來,全市依法立案查處危害氣象探測環境案件2宗。
(三)加強科普宣傳
市、縣氣象部門積極利用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日等節點時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科普,提高社會公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認知度。
三、人大檢查推進臺站搬遷
2017年5月9日至11日,河源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貫徹實施《廣東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將氣象臺站探測環境保護情況納入檢查范疇。2018年5月10日河源市人大常委會印發《關于印發“回頭看”跟蹤檢查有關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報告的通知》(河常〔2018〕24號),提出要防止氣象臺站周圍環境繼續惡化,落實氣象臺站新址及搬遷的工作建議,大力推進了地方政府落實氣象臺站搬遷工作。
河源市氣象局
2018年9月5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