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人社函〔2019〕391號
梁嘉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對我市保潔行業加強管理的提案》(第20190058號)我局已收悉,經綜合市發改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嚴把全市保潔服務企業的市場準入關。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市場準入環境持續優化,降低了保潔服務企業市場準入門檻。下一步,我們將把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作為重要著力點,不斷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方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市場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一是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對逾期報送企業年報、公示的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等未履行法定義務的保潔服務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向社會進行公示。進一步加強“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管理應用,定期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抄告各縣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提請各地各單位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將企業信息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對其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構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二是有效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積極探索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市場監管新模式,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著力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為此,構建“一網聯動、隨機抽查、協同監管、綜合執法”的監管新格局,實現部門隨機抽查事項達到市場監管執法事項和行政執法事項的全覆蓋,達到“一次抽查,全面體檢”效果。三是做好“涉企信息一張網”工作。通過“大數據”格局編織好信用監管的一張網,對商事主體打造立體的信用信息畫像,也使企業信用信息公示成果切實得以共享,促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并推動社會共治,成為加強市場監管的有力武器。
二、加大對保潔服務企業無證無照的清理清查。堅持“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發揮綜合執法整體效能,查處取締保潔服務企業無證無照經營行為,構建公平競爭、治理有序的市場環境。一是協調組織召開查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進部門溝通交流,面對面形式進行研究、部署、協調重點工作的開展,著力解決查處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二是建立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以部門間聯合發文的形式,推進聯合信用約束。落實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度,將市場主體的信用承諾納入其信用記錄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鼓勵市場主體在經營場所公開信用承諾。
三、引導成立保潔行業協會。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保潔行業協會。根據中辦、國辦《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以及省兩辦《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粵辦發〔2017〕14號)精神,成立行業協會可依法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具體可登錄河源市社會組織信息網“辦事指南”欄目了解相關事宜。下步,我市相關職能部門將引導保潔行業成立保潔行業協會,促進保潔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保障保潔行業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是加強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宣傳力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法治的健全,為營造我市更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近幾年來,我市各級相關職能部門順應形勢需要,每年均定期開展兩次以上保障勞動者權益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現場宣傳咨詢活動。下來,我市將繼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宣傳和培訓活動,具體采取向企業派發宣傳資料、為勞動者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等方式進行,同時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加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保潔服務行業內用人單位依法用工和勞動者維權意識。二是加強部門溝通協作,形成保潔行業管理合力。保潔行業發展迅速、且涉及就業者較多,工資待遇普遍偏低,行業內用工管理較為混亂。下來,我局將加強與衛生健康、工業和信息化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開展對保潔行業勞動用工情況的聯合檢查,并不定期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對我市保潔行業經營狀況和用工情況調研,引導保潔行業相關企業對職工開展培訓教育、職業技能提升,充分發揮企業的人文關懷。三是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按照勞動保障監察機制相關規定,目前勞動保障監察主要由舉報投訴案件專查、日常巡查、專項執法檢查等形式進行,我市勞動保障監察員對企業開展執法檢查平均每年每人不少于60戶次。下來,我局將結合保潔行業內企業的用工特點,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并將其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接到的相關勞動者舉報投訴,及時快速調處,以規范該行業內勞動用工行為,切實維護保潔行業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7月8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