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19〕216號
曾偉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家風文化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加強家風文化建設工作頂層設計
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制定下發《河源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關于2019年河源市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河源市2019 年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刻挖掘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家風家訓的優良傳統,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實踐,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家庭文化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續推動形成“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社會風尚。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將推進家庭文明建設納入《河源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確保工作常態、有序、有效開展。
二、深化開展家風文化建設實踐活動
一是廣泛組織開展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家越美粵幸?!濒摺懊利愅ピ骸?/span>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市共評選農村“星級文明戶”2.38萬戶,李青霞家庭榮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稱號,范祝香、吳水娣2個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楊立中等5個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二是評選出一批道德模范、勞動模范、身邊好人、向上向善好青年、孝老愛親好青年、美德好少年等先進典型。設置善行義舉榜、好人榜和鄉賢榜,表揚好人好事,激發每個人內心深處崇德向善的道德意愿,唱響善行好聲音,塑造村民群眾的美好心靈。三是開展“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活動。收集整理鄉村家訓、家風資料,組織開展優秀家訓進家庭活動,有條件的建設家訓館和好家風文化墻等。建設家訓家風文化祠堂,以優秀家風家訓為載體,抓好優秀家風家訓的宣傳教育,推動優秀家訓進家庭、進祠堂、進文化廣場,讓好家風好家訓代代相傳。四是抓好 “我們的節日”活動。充分利用元旦、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慶開展群眾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文體活動,開展好道德春聯進萬家活動,用燈籠、春聯、燈謎等民俗形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傳揚家訓 ? 崇尚十德 ? 日行一善”主題活動,讓核心價值觀融入廣大干部群眾的日常生活,成為日常的行為規范。五是把公務員家風建設納入公務員培訓內容范圍。擬于今年10月舉辦一期關于家風建設公務員大講堂,讓公務員積極行動起來,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家風文明建設,做全社會家風建設的表率,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三、鞏固發展社區、農村家庭教育工作陣地
一是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父母工程”走進社區宣講活動。組織50名志愿講師參加“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父母工程”講師培訓班,為河源志愿者、最美家庭代表講授家庭教育的三道教育(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知識,培養了一批合格的志愿者講師團隊,并組織接受過培訓的志愿講師分赴到五縣二區開展100場“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父母工程”進村(社區)公益宣講活動(目前已完成70場宣講任務),近8000名孩子和家長聆聽了講座。同時組織8戶最美家庭參加過“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父母工程”講師培訓的代表,到五縣二區開展了30場“樹良好家風 創文明家庭”故事進村(社區)公益巡講活動,讓好家風在社會蔚然成風。二是舉辦交流分享會和宣講會。組織“凝聚她力量·共建新心城”宣講團成員及全國“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代表,進機關、進村(社區)、進企業、進校園,舉辦交流分享會和宣講會等,共舉辦了50場,有4300人次參加了活動。三是啟動“家越美 粵幸?!睂ふ摇班l村最美家庭”試點工作。以“婦女之家”為陣地,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貫穿到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工作中,在源城坪圍村、連平司前村、龍川楓深村、東源三河村、江東新區雅色村啟動了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暨“家越美·粵幸?!钡膶ふ亦l村“最美家庭”活動的試點工作。四是將創建文明家庭、公民道德等要求寫入村規民約和社區公約,通過“萬戶家庭學家風”文藝巡演,“讓文化生根 讓文明落地”結對幫扶等活動,廣泛在農村中組織開展家風文化建設活動,使好家風得到廣泛傳播,深入人心。
四、傳承傳統文化,豐富家庭教育資源
一是辦好“書香河源”讀書活動,推動全民閱讀深入機關、企業、社區、學校、家庭。依托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站、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學校圖書室、職工書屋等陣地,推薦好家風好家訓、國學經典等培育好家風的書籍和資料,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市民群眾勤讀書、善讀書、讀好書。二是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讀書活動征文、演講比賽、經典誦讀等系列活動。引導市民把讀書活動引入家庭,促進家庭成員一起讀書,全面提升家庭成員綜合素質,倡導家庭健康向上的學習理念和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把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作為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載體。深入推進“國學經典進校園”、“弘揚國學精粹 傳承文化經典”等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傳統文化體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和公益性活動,踐行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是加強家庭教育服務供給。通過“親子悅讀 書香家庭”“最美書房 書香家庭”“智慧家長 書香家庭”等系列活動,倡導家長做“智慧家長”,通過言傳身教,形成愛國守法、遵守公德、珍視親情、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的良好家風,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圍。
五、加強宣傳,營造家風文化建設良好氛圍
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宣傳陣地作用,通過文化展演、文化墻、宣傳資料、新聞媒體等形式,特別是加強運用網頁、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廣泛開展活動,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上傳播品牌,在全市掀起一股推選良好家風熱潮,增強對培育好家風、促進家庭建設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如“微家書”活動:通過河源日報社微信公眾號宣傳發動,一經啟動就受到河源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支持,在河源掀起了一股同寫“微家書”的熱潮,成為河源人“朋友圈”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據統計,第一屆活動共有611家不同學校的學生、家長投稿,專題頁面訪問量多達310.82萬人次,49301人參與投稿,收獲點贊數超過150萬次;第二屆活動活動共有280家不同學校的學生、家長投稿,專題頁面訪問量達200多萬人次,19080人參與投稿,收獲點贊數近35萬次。如“互聯網+婦聯”,“婦聯好聲音”開辟專頁專欄等,加大家庭文明宣傳,推介最美家庭及候選人事跡,目前已上傳家庭故事25個、家風家訓40條。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抓住核心價值觀建設這一主題,重點在轉化融入結合、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切實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把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重點,繼續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評選、河源好人、最美家庭、書香家庭等評選和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文明農戶創建等系列活動,大力宣傳孝敬父母、關愛子女、夫妻和睦、家庭關系和諧等方面感人事跡,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和促進更多的人注重家庭文明建設。同時,運用各級各類文化場館大力弘揚家庭文明,推動各級各類媒體進行廣泛刊播,營造濃厚的宣傳教育氛圍,推動家風文化建設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19年8月28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