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19〕225號
陳灝斌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發展特色旅游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當前,我市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緊扣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和打造全域旅游河源樣板“兩大目標”,繼續做好文旅資源融合,盤活存量、創新增量,探索推進特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強力推進河源文旅產業發展。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
我市圍繞一流的生態資源、世界級的恐龍遺跡資源、稀缺的溫泉資源、獨特的客家文化及紅色文化等文旅資源,成功打造了“客家古邑、萬綠河源、溫泉之都、恐龍故鄉、紅色經典”五大特色文旅品牌。一是以萬綠湖、桂山、鏡花緣等為代表的生態觀光、生態休閑文旅產品。二是以佗城景區、林寨古村、蘇家圍等為代表的客家風情旅游、歷史人文文旅產品。三是以巴伐利亞莊園、御臨門溫泉、客天下水晶溫泉、熱龍溫泉、葉園溫泉等為代表的健康養生文旅產品。四是以集恐龍骨骼、恐龍蛋、恐龍足印化石“三位一體”的獨特恐龍資源等為代表的恐龍文化文旅產品;五是以阮嘯仙故居、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血田”紀念廣場等為代表的紅色文旅產品;六是打造了一批以龍川縣佗城鎮、東源縣義合鎮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游名鎮、名村鄉村游文旅產品。同時,今年,巴伐利亞莊園榮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有序推進萬綠湖創建國家5A級景區,力推客天下爭創省級旅游度假區,積極推動河源文博園、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二)供給體系進一步提升。
一是推進大項目建設,對萬綠湖、萬綠谷、霍山、越王山等景區進行了升級改造,成功引進了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河源)水晶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春沐源嶺南生態旅游小鎮等10個高端旅游重點項目,總投資超600億元。二是抓好鄉村旅游,開發了一批鄉村旅游景區景點,提升了鄉村整體環境。主要包括春沐源、蘇家圍、葉園溫泉、萬綠谷、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林寨古村等。打造了一批鄉村精品旅游線路、歷史文化游徑線路。如打造福源果場、上坪桃園等鄉村旅游示范點。引導了大水井特色文化民宿、東源縣梨花屋舍、康匯·酒坊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發展。創建了一批鄉村旅游品牌,提升鄉村檔次與知名度。截至目前,江東新區古竹鎮、和平縣林寨鎮林寨古村等8個鎮村分別獲得國家級鄉村旅游品牌;源城區埔前鎮、東源縣新港鎮等39個鎮村分別獲得省級鄉村旅游品牌。三是促進產業融合,加強旅游與文化、農業、體育、交通、商務、工業、互聯網等產業融合,積極推進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街區、香車體育產業園等產業融合旅游新業態項目的建設;舉辦河源景區越野跑活動、河源萬綠湖國際馬拉松比賽、客家鄉土文化節、黃龍巖板栗節、萬綠谷打魚節等旅游活動和賽事;推進東江百里畫廊旅游公路建設,打造旅游產業發展帶和東江經濟發展帶。打造了新豐江大壩旅游區、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生產基地、紅棉吉他廠、云彩實業公司等工業旅游點。目前,我市已對外開放的旅游景區39個,共有A級景區15個,其中4A級景區7個,3A級景區6個,2A級景區2個。同時,形成了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產品。主要開發打造了以巴伐利亞莊園、御臨門溫泉、客天下水晶溫泉、熱龍溫泉、葉園溫泉等為代表的中醫健康養生文旅產品。
(三)品牌影響不斷擴大。
近年來,我市加強旅游宣傳促銷力度。在中央電視臺、廣東衛視等主流媒體宣傳,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節慶活動、展銷會以及新媒體宣傳等。河源本地市場日益擴大,珠三角旅游市場不斷鞏固,同時省內泛珠三角城市客源逐漸擴大,省外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客源市場也不斷加大。河源的旅游形象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有了質的提高。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國際綠色生態旅游名城”等殊榮。一是主動出擊、廣拓客源。今年上半年,我市積極組織旅游企業參加了2019年海峽兩岸高雄旅展、第14屆中國義烏文化產業交易博覽會、第11屆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及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成功舉辦了2019年“5?19”中國旅游日暨廣東省第20屆體育節河源龍川霍山大型徒步、2019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客天下大型航空嘉年華、大黃鴨主題電音派對、忠信花燈節、上坪桃花節等活動。二是加強區域合作,擴大客源市場半徑。今年上半年,我市加強了“深莞惠經濟圈(3+2)”區域旅游合作。參加了“深莞惠經濟圈(3+2)”區域旅游合作會議,根據“深莞惠3+2”旅游聯盟會議精神,我市在加強旅游宣傳營銷合作、共建旅游網絡信息共享機制、推動五地旅游組織合作聯動、建立旅游人才培養合作機制、建立旅游合作保障機制等方面與兄弟市達成了一致意見,確立了五地今后旅游信息資源互通、旅客資源互送、旅游項目互動的合作關系。今年8月,分別與惠州、深圳等兄弟市聯合組團到甘肅、青海、江西、江蘇舉辦旅游推介活動。此外,我市還加強了與浙江義烏、臺灣高雄等城市的聯系。三是加強新媒體營銷,宣傳成效顯現。“萬綠河源”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日漸擴大。該號于2013年上線,目前已發布約7000條信息,2019年1月—6月期間,發布430條,發布資訊更新及時,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相關優惠信息不定期推送,不斷吸引粉絲參與轉發,吸引粉絲數量不斷增加,影響力逐日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微信粉絲已達5.3萬人。
(四)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一是“廁所革命”穩步推進,2015—2018年,全市已完成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248座,今年將建設74座。2018—2020年,全市計劃新建、改擴建217座,其中新建151座,改造66座。2018年完成計劃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62座;2019年計劃新建、改建任務74座,截至6月底,完成建設25座。二是旅游交通網日漸完善,開通市區內旅游景點的公共交通線路10條。正在推動建設東江百里畫廊旅游公路。三是旅游標識系統不斷優化,完善主干道及旅游景點周邊的干公路兩側設置旅游指示標識,并在主要景區顯著處設置景區景點分布圖,為往來游客提供旅游指示服務。四是旅游服務驛站逐步增加,已在河源市汽車客運站、河源市新城汽車客運站、連平縣汽車客運站、和平縣汽車客運站、龍川縣汽車客運站、紫金縣汽車客運站等主要客運站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在市區及各縣區建立了一批旅游服務驛站,為游客提供咨詢服務。五是智慧旅游上線運營,投資近1000萬元完成了智慧旅游運行監測平臺建設,建立了旅游大數據中心。
(五)特色文旅產業顯著提升。
成功引進保利·響水國際旅游度假區、融創文旅城等高端旅游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超600億元。積極與省旅控集團洽談“二九二基地白天鵝文旅項目”,與省航運集團洽談“東江畫廊項目”等水上項目,與中冶華南集團對接“恐龍主題公園”等項目,著力推進新一輪文旅融合項目發展。東源縣森硒湖·文旅溫泉度假綜合體項目動工建設,計劃總投資30億元。和平縣公白鎮嶺南夢溪溫泉、林寨古村、興隆民俗村等景區建設穩步推進。連平縣積極引進棕櫚集團“時光連平”和“鄉愁連平”兩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額80億元。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接待入市游客1892.22萬人次,同比增長8.8%,實現旅游總收入164.52億元,同比增長11%。
二、下一步工作設想
(一)推動重點項目提效破局,打造文旅融合新亮點。
一是鼓勵支持巴伐利亞莊園二期、客天下、春沐源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豐富旅游產品,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二是支持保利·響水國際旅游度假區、融創文旅城、佗城國際旅游城等高端文旅項目加快建設、早日見效。三是繼續與省旅控集團洽談“二九二基地白天鵝文旅項目”,與省航運集團洽談“東江畫廊項目”,著力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亮點。
(二)推動特色資源開發利用,提升文旅產品競爭力。
一是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建設。實施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品牌。重點推進埔前特色旅游小鎮、高埔崗特色智慧旅游街鎮、埔前“鄉村體驗式休閑旅游”5村連片開發等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引導規范源城區大水井特色文化民宿等精品民宿健康發展,打造一批特色明顯、產業帶動強、環境優美的文旅特色小鎮、精品城郊鄉村旅游線路和精品民宿。二是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產品。重點是依托水生態,做水文章,利用“三江六岸”營造水景觀,打造水上項目,建成都市旅游重點項目。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商貿文化、城市記憶等文化資源,重點打造一批文化創意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三是推動恐龍資源開發利用。深入開展恐龍資源開發專題調研,舉辦2019年河源恐龍文化產業開發高峰論壇,推動恐龍遺址公園招商工作,推出恐龍動漫系列產品。
(三)推動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打造文旅融合集聚區。
一是抓好文化產業園規劃。積極創建具有河源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如恐龍文化產業園、客家釀酒文化產業園、秦漢趙佗文化和東江客家文化產業基地;培育古玩、字畫、工藝品等收藏文化市場。二是抓好旅游產業園建設。在巴伐利亞莊園已成功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基礎上,重點是推進萬綠湖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動河源文博園(龜峰公園)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客天下溫泉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三是抓好體育產業園規劃建設。引進長青之都(河源)健康養生基地項目,推動河源市香車體育產業園建設。
(四)重視人才培養, 培育旅游文化產業人才隊伍。
加強與高校合作,盡快培育出旅游文化產業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育和引進具備較高文化藝術素養和創新思維,具有現代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理念和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構建具有競爭意識和較強能力的精干文化產業隊伍,為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對于您所提的“把河源建成廣東省的天文導賞和攝影基地”建議,我們將在引進文旅項目過程中,向項目方轉達您的建議,我們也將與基地專業機構進一步了解“天文導賞、攝影”的可行性。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19年8月3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