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府函〔2019〕156號
省文化和旅游廳:
吳昊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我省縣級基層圖書館服務保障,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提案》(第20190063號提案)收悉。經研究,我市會辦意見如下:
一、關于河源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情況
我市高度重視以公共圖書館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連續多年將公共文化服務相關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指標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實事。先后規劃建設了市“三館”,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三館”,源城區圖書館等一大批重點公共文化場館,鎮級公共文化陣地不斷夯實,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基本形成“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同時,全面推進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現已建立源城、和平、紫金、連平圖書館總分館制,東源、龍川今年啟動),到2020年,全市鄉鎮(街道)圖書館分館有效覆蓋率將達到100%,村(社區)圖書館服務點有效覆蓋率達到50%以上。2019年起,我市將逐步推進全市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體系建設,預計3年內實現全市范圍內圖書館(室)“一卡借閱、通借通還”,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公共圖書閱讀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
二、關于積極推進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公共圖書館的法制化建設
根據《立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規章,限于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我市尚無權限制定關于推進公共圖書館法制化建設的規章。我市將積極配合廣東省地方性法規《廣東省公共圖書館條例》的制定工作。
三、關于加強對基層圖書館服務體系經費保障
提案中提到“經費是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的基礎條件”事宜,我市2012年印發了《河源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免費開放工作實施方案》,并要求各級財政落實免費開放經費。2016年印發了《河源市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將免費開放資金列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給予保障,市級財政給予市級“三館”每年每間補助50萬元,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特級、一級站每年每間3萬元,二級站每年每間2萬元,三級站每年每間1萬元);縣級財政給予縣級“三館”每年每間補助30萬元,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特級、一級站每年每間3萬元,二級站每年每間2萬元,三級站每年每間1萬元)。2018年,我市公共文化財政支出54206萬元,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175.36元,超出省定人均不低于160元標準15.36元。其中,全市2018年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務投入7279萬元,市本級撥付1886萬元支持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館“四館”的開展社會化運營,以“政府主導+購買服務”為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著力補齊我市多年來公共文化設施方面的短板。
四、關于打破區域分級財政下固定資產管理的框架,盤活書刊資源
近幾年,我市為解決市、縣圖書館的館藏量和年新增書刊量尚未達到相應等級圖書館的標準的問題,積極爭取深圳地區公共圖書館的幫扶,由于受固定資產管理所限,幫扶工作推進緩慢,深圳公共圖書館余量文獻不能很好地向我市公共圖書館進行調撥、轉贈。因此,我市贊同提案提出“打破區域分級財政下固定資產管理的框架,盤活書刊資源”的建議,希望省能盡早制定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以提高全省圖書資源利用效率和改善欠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文獻保障水平。同時,我市也將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全市圖書資源統一目錄采購途徑,實現圖書資源集約管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和提高圖書資源利用效率。
特具此函。
河源市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2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