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貧工作局:
我們對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第20200081號提案的協辦意見如下:
一、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壯大電商消費扶貧主體
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主要抓手,積極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培育壯大一批電商消費扶貧主體。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成3個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分別是龍川縣、和平縣、紫金縣),向當地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等提供辦公場所、產品和企業孵化、電商培訓、直播帶貨等服務,合理統籌縣域內農村運營、快遞物流、農村電商培訓和助農扶貧工作。累計建成47個鎮級服務站、543個村級服務站(省定貧困村覆蓋率100%),為周邊村民提供電商知識宣傳推廣、代購代銷、收發快遞、代購車票、費用繳存、酒店預訂、小額存取、職業介紹等便民服務。目前,通過示范縣項目,我市培育孵化憫農、鮮農哥、屋佧人等70余家本地電商企業,整合展銷200多種農特產品,銷售各類扶貧農產品超過1億元,帶動農村貧困人口就業超過4500人。
二、推廣電子商務新模式新平臺,拓展電商消費扶貧渠道
一是鼓勵發展各類“特產館”“扶貧館”。積極引導涉農電商企業利用現有知名電商平臺,注冊入駐各類“特產館”“扶貧館”(如京東特產館、天貓特產館等),拓展我市扶貧產品銷售渠道。同時,聯合唯品會、省農村電商協會,組織我市優質企業、商家及扶貧產品入駐“唯愛助農·廣東扶貧館”,拓展我市涉農電商企業、商家及扶貧產品的銷售市場。
二是大力支持千鮮匯、7天生活優品、信佳優選等社區電商快速發展。為主動適應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我局積極推動社區商業從銷售商品為主向提供居民生活綜合服務轉變,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便利化、個性化消費需求,進一步拓展消費扶貧的渠道。如信佳優選在疫情期間快速整合各縣區優質農特產品,在東源高速路口附近建立農產品配送基地,配置20多輛冷鏈配送車,服務網點覆蓋全市所有農村,日網上交易量超過50萬元。
三是鼓勵應用直播電商等電商新模式新平臺。指導各縣(區)開展直播電商活動,幫助扶貧產品拓寬市場,塑造產品品牌,如在紫金縣舉辦“農貨出山”直播活動,為當地牛大力等南藥進行直播帶貨,實現銷售額約80萬元;在2020年連平鷹嘴蜜桃開園儀式期間,在連平縣舉辦鷹嘴蜜桃直播帶貨電商培訓班,打造一批電商網紅隊伍,利用網絡直播等新模式推動當地扶貧產品擴大銷售;在東源縣舉辦2020年雙江狀元瓜暨消費扶貧農產品直播活動,推動當地農產品在疫情期間的宣傳和銷售,促進當地扶貧產品擴展中高端市場,擴大外界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四是將舉辦河源市電子商務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班人數將達350人,包含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電商企業代表、農村合作社代表、創業青年以及有意向在電商領域創業就業的人員等。培訓班將培育一批電商創業致富帶頭人,幫助我市創業人員拓展創業思維,開拓創業視野,提高創業能力,利用直播電商等電商新模式進行創業就業,示范帶動更多電子商務領域的創業就業,促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助力做好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以及“六穩”“六保”等工作。
三、推進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保障
按照省商務廳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要求,我局積極組織發動企業開展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市級肉類蔬菜等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并成功與省級追溯平臺對接,實現互聯互通,完成了包括農貿市場、配送中心、屠宰企業、學校飯堂和電商企業等類型的23家企業上線運行,平均每月上傳數據近4萬條,在提升肉菜等食品安全綜合管理服務水平,實現肉菜來源可追溯、流通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下一步,我局將加快推進東源縣、連平縣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貫徹落實《河源市促進電子商務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進一步完善我市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積極推廣各類電商新模式新平臺以及農產品溯源系統,發揮電商在消費扶貧領域的作用
河源市商務局
2020年9月3日
(聯系人及電話:廖文武,3388860)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