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商務函〔2020〕69號(B類)
何麗琴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做強做優河源家政,打造河源融灣品牌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謝您對商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所提做好“四篇文章”建議高度契合家政服務業發展實際,所提意見非常有針對性、有前瞻性、有可行性。會辦期間,劉東豪副市長作為重點提案掛案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親自研究提案辦理方案,定期過問辦理工作進展,親自審核辦理情況答復,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反復會商、研究吸納,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家政服務直接服務民生,對擴大就業、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2019年9月我市制訂了《河源市實施“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方案》,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全面啟動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在今年9月10日召開的市委七屆十次全會上,丁紅都書記再次強調要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持續推進“南粵家政”等工程,打造“南粵家政一條街”,拓寬就業創業渠道。
一、堅持精準對標,切實加強家政服務規范化建設
(一)部門協同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市人社、商務、民政、婦聯等部門立足服務河源、輸送大灣區理念,高質量高標準實施技能提升、就業創業、品牌創建、權益保障四項專項行動計劃,切實抓好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四個重點培訓項目,充分激發家政服務在促就業、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共同協同推動我市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我市推薦獲評省級“家政服務示范企業”稱號家政企業3家、“南粵家政”省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1家、“南粵家政”省級家政服務誠信示范企業1家、廣東省家政就業帶頭人1人,評選4A級家政服務機構2家,授予“融灣排頭兵”家政企業3家,引進大灣區家政知名品牌企業6家。
(二)逐步健全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市商務局印發《關于做好我市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逐步推動轄區家政企業于2020年底前完善企業及家政服務人員信用記錄,加快推進家政服務員和家政企業信用記錄制度化,營造誠實守信的家政服務業發展環境。目前,我市在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錄入家政服務員數據3350條,錄入國家商務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并通過“人證合一、驗證授權”的家政服務員數據有3105條。其中,經省商務廳評審核實認定,我市鴻運家政企業錄入“人證合一”核實有效人數482人、全省排名第24名,百搭家政企業錄入“人證合一”核實有效人數431人,全省排名第27名,分別獲得中央財政2019年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人證合一”項目10萬元扶持資金。發動超過30家家政企業簽訂《誠信守法經營承諾書》,促進家政企業自覺開展家政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建設。
(三)探索開展家政服務等級評定工作。逐步規范全市家庭服務機構經營規則、經營模式、合同管理、從業人員基本條件、服務行為。通過發揮市家協作用,對照《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GB/T31772-2015)有關綜合實力、人力資源、機構管理和服務質量等標準,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嚴格走足程序,探索組織開展2020年家政服務機構等級評定工作,首批評選了河源市大為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廣東快姨家政服務連鎖有限公司為4A級家政服務機構,河源市鴻運家庭服務有限公司、紫菁家政服務(紫金縣)有限公司、東源縣源順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為3A級家政服務機構,努力培育發展一批規范化、連鎖化、品牌化的示范性家政服務機構,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四)切實加強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市家庭服務業協會作用,制訂《河源市家庭服務業自律公約》,促進家政企業誠信經營,維護會員和行業公平競爭,助力我市“南粵家政”工程提質擴容。成立家庭服務業行業維權調解中心,堅持合理合法、平等自愿、不妨礙當事人訴權和“調解優先”的原則,建立調解工作機制,及時妥善、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糾紛,切實維護雇主、企業及勞務人員三方合法權益,努力構建家庭服務業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二、堅持需求導向,扎實推進家政服務職業化建設
(一)創新開展合作培訓模式。一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我市在河源技師學院掛牌成立“南粵家政”培訓學院,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開設“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努力創建省級重點特色專業,打造一批“南粵家政”校企示范項目。6月以來,該學院已組織開展月嫂培訓120名。二是加大企業與社會公益機構合作力度。今年5月,市民政局推動市福利院與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簽訂結對互助框架協議,在市福利院掛牌成立河源首個“南粵家政”工程養老服務實訓中心,努力實現每年培訓500名養老護理員的目標。近日組隊參加了省“南粵家政”服務業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扎實提高我市養老護理行業職工的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
(二)推動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市場培訓。市人社局制定出臺《河源市家政服務培訓示范性基地暫行管理辦法》,提出創建省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至少1家的目標,并將認定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10家,鼓勵家政龍頭企業與各類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委托培訓、定向培訓、特色培訓,大力培訓家政服務人員。截止8月底,全市共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護等服務培訓5466人次,帶動就業創業超過10000人。
(三)加大“融灣”培訓力度。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借鑒國內外、省內外先進家政服務培養培訓模式,引進粵港澳大灣區家政服務企業落戶我市,授予我市愛家一百家政、快姨家政、百搭家政三家企業為“融灣排頭兵企業”,通過加強經驗交流、培訓互認、標準共建,提高我市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滿足市場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對高端家政服務需求。
三、堅持創新引領,致力加快家政服務品牌化發展
(一)打造家政服務業龍頭企業和示范品牌。為充分發揮我市制度健全、誠信經營、信譽良好的企業引領示范作用,加快創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家政服務品牌,市商務局積極推薦參加省商務廳組織開展的2019年度廣東省家政服務示范企業評選活動,我市百搭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曾大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鴻運家庭服務有限公司3家企業成為我市首批入選省級“家政服務示范企業”稱號的企業,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許建青同志獲評為2019年度廣東省家政就業帶頭人。今年8月,市人社局、市商務局聯合推薦參加2020年度“南粵家政”省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和誠信示范企業評選活動,百搭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獲評為2020年省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榮譽,鴻運家庭服務有限公司獲評為2020年省級家政服務誠信示范企業。今年9月17日,市人社局、市商務局聯合開展2020年度“南粵家政”市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和誠信示范企業認定工作,計劃認定市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10家,市級家政服務誠信示范企業20家。
(二)打造河源“月嫂村”品牌。市人社局聯合河源廣播電視臺、河源日報社等媒體開設《促進業·走進月嫂村》專欄,通過挖掘、培訓、扶持一批“大湖月嫂”“船塘月嫂”“上坪月嫂”等家政服務品牌,打造“一鎮一品”或“一鎮多品”服務品牌,努力把“河源月嫂”打造成廣東乃至全國知名家政品牌,帶動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央視晚間新聞頻道、廣東新聞聯播頻道、學習強國平臺深入宣傳報道相關工作經驗。
(三)開展家政企業抗疫服務行動。疫情期間,我市組成河源市南粵家政服務隊開展“你赴一線抗‘疫’,我贈貼心服務”的志愿活動,為支援湖北抗擊疫情20多名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家庭保潔服務,得到省市領導充分肯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頻道進行了宣傳報道。同時,開學期間,我市南粵家政服務隊繼續開展自愿服務,組織服務隊到各中學提供搬運行李服務等,得到了學校師生的高度贊揚,進一步提升了我市家政行業的品牌形象。
四、堅持合作共贏,努力實現家政服務規?;l展
(一)打通市縣共建通道。市、縣區上下聯動,深入落實“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促進市縣實現共建共生、共贏共享。加大資金籌集整合力度,積極使用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資金、就業補助資金、地方人才經費和行業產業發展經費等,支持革命老區“南粵家政”工程實施。鼓勵市大型企業到各縣開設各類培訓機構、就業訓練中心、實訓基地等,支持聘用知名家政服務企業技術技能人員或家政服務從業技術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著力培養家政服務專業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打通融灣合作通道。積極搭建平臺,協調指導市家庭服務業協會與廣州深圳等地家協和家政企業簽訂了家政人才融灣戰略合作協議,引進廣州、深圳等地家政知名品牌6家,每年為大灣區輸送家政服務人才1000名以上。
(三)打通省際交流合作通道。我市與河南省許昌市、貴州省六盤水市分別簽訂了“南粵家政”開發與就業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戰略勞務合作關系,大力引進外省勞動力從事家政工作,促進我市家政行業發展。
(四)打通國際接軌通道。為滿足海外市場對月嫂的需求,市家政協會與歐美國家家政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選送推薦我市優質月嫂到歐美國家就業,打通了我市家政服務行業與國際接軌的通道。去年以來,我市輸送歐美國家從事月嫂服務工作162人次,月薪達到2-3萬元人民幣。
下來,我們將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要求,堅持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努力打造河源融灣品牌,切實以提案建議落地推動具體工作,做到連續跟蹤問效,重點開展打造一批特色品牌、開展一輪表彰活動、認定一批培訓基地、創建一家省級基地、建設河源家政一條街(家政超市)、開展一期家政企業管理者提升培訓班、舉辦一輪專場招聘、開發一批公益崗位、購買一類調解服務、組建一支家政服務隊等“十個一”活動,逐步建立覆蓋全市的家政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模式,實行“一人一證一碼”,實現家政從業人員信息可查詢、過程可追溯、服務可評價,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有保障的上門家政服務,進一步加強家政服務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管理家政服務市場秩序,加快推進“南粵家政”工程提質擴容,切實增強提案辦理實效。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市家政服務業發展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商務局
2020年9月27日
(聯系人:王德明,廖立;聯系電話:0762-3387022)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