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衛健案函〔2020〕20號
農工黨河源市基層委員會,溫達雄委員:
你們在政協第七屆河源市委員會四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提案》(第20200099號)收悉?,F答復如下。
一、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市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下,緊緊圍繞實施健康中國的決策部署,打造健康河源,構建和諧、穩定社會為目標,根據省綜治辦等11部門《關于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粵綜治辦〔2016〕1號)和《河源市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6-2020年)》(河府辦〔2017〕27號)部署和要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實推進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各項措施落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強化責任,精心部署
一是高標準嚴要求。根據“八應八盡”要求,提出了“59997978”(報告患病率5‰、管理率90%、規范管理率90%、服藥率90%、規律服藥率70%,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率90%、精神分裂癥患者規律服藥率70%,面訪率80%)目標,超出了國家、省“十三五”規劃的指標值。二是精心部署,明確責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委政法委召開了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聯席會議,市衛健局召開了全市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會議,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工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要求各縣區各成員單位以問題為導向,并明確責任,強化了責任問責。
(二)不斷加強醫療救治體系建設
近年來,通過鼓勵社會辦醫,引進社會資金建設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收治醫院,目前全市共有13家精神病??漆t院和1家設置精神科的綜合醫院,達到了“十三五”規劃每縣區至少1間精神病??漆t院的要求。目前共有精神科編制床位1588張,實際開放床位2668張,每千常住人口編制51.2張病床,達到了“十三五”規劃38張的要求。
(三)強化培訓,提升業務能力
一是開展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為了解決我市精神科專業醫師不足的問題,加強與市財政的溝通,制定了《河源市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實施方案》,于2017、2018年各開展了一期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班,市財政分別安排了121萬和190多萬元轉崗培訓專項資金,兩期共108名臨床醫師(絕大部分是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進行了轉崗培訓,81人通過了省的考核并加注了精神科專業執業范圍。目前,全市現有精神病專業執業(助理)醫師150人,達到了每10萬常住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3.8人的“十三五”規劃指標要求。二是加強在崗精神科醫師的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市性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知識培訓班,每期參加培訓人員覆蓋市、縣、鄉鎮(街道)三級精防醫生和管理人員300多人,如,今年9月21-22日舉辦了一期全市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培訓班,共300多人參加了培訓,邀請了省精衛中心現任和退休的兩位主任前來授課,進一步提高了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內的全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治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實行每季度業務總結分析會。市精衛中心每個季度都召開由各縣區精防機構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參加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治總結分析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建立了部門間摸排機制,提高報告發病率
在政法網格管理的基礎上,以政府為主導,建立了由政法、公安、衛健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摸排、篩查機制,按照“鎮(街)不漏村(居)、村(居)不漏戶、戶不漏人”原則,以村(居)為單位對本轄區內進行全面摸排清查,對排查發現的疑似患者及時進行確診分類和評估分級,對確診的及時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
(五)強化隨訪管理,加大宣傳力度
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定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管理制度、激勵機制、績效考核方案,同時充分發揮家庭醫生作用,將家庭醫生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的簽約服務項目列入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考核內容。嚴格按要求做好定期電話隨訪,提高面訪率,及時將患者的服藥情況、病情變化情況及時錄入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信息平臺,實行信息化管理,做到一人一檔,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遷入、遷出鄉鎮(街道),均通過信息平臺告知遷入目的地所在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同時印刷了精神衛生科普知識宣傳手冊,向公眾和監護人宣傳嚴重精神障礙防治知識、救治救助政策以及監護人的補助政策,提高服藥率自覺性和監護水平。
(六)強化監護責任,防范肇事肇禍發生
根據省綜治、公安、衛健、民政、殘聯等五部門《關于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責任落實年度評估制度的指導意見》和《河源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工作暫行管理辦法》,各縣區、各鄉鎮(街道)均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工作機制,明確了被監護人、監護人的確定、監護人責任、監護責任落實年度評估及與監護費發放辦法。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各基層精防醫生加強了對監護人的政策宣傳,特別是政府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相關優惠政策、辦理程序,部分縣還組織監護人進行培訓,強化監護人落實各項監護責任。
(七)各項保障措施落實到位
一是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補助經費保障到位。我市對高風險(危3以上)患者的監護人、協助監護人分別予以每人每年3000元、600元補助,一般性患者的監護人予以每人每年1000元補助,對監護人考核合格后予以發放。二是建立監護人責任保險制度。我市在全省首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責任保險,實現了全市統保,目前一直堅持,由市衛生健康局與保險公司簽訂《河源市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責任保險合同》,按在冊人員每人每年100元投保。三是加大對貧困患者服藥經費補助。2017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藥自費部分的補助,2020年增加到300萬,有效提高了我市患者的服藥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變化。
(八)部門聯動,加大評估、督導力度
為了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治力度,政法部門將此項工作納入了政府平安建設(綜治)考核內容,每年都對各縣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治情況有效果進行評估、考核。同時,市、縣防治重大疾病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討論、研究、部署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和考核機制,定期組織督導檢查。市精神衛生中心每月依時向相關單位通報《河源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管理簡報》。有效防止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事件的發生。
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近年來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逐年提升。根據省精神衛生中心《廣東省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管理簡報》,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綜合評分全省地級市排名,2017年第18位,2018年上升到第6位,2019年上升到2位。在2019年全省評先中,我市被評為“先進市”,龍川縣、東源縣被評為“優秀縣”,和平縣、連平縣被評為“先進縣”。2020年截至2020年8月底,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綜合評分指數繼續排在全省第二位,其中報告患病率6.11‰,管理率97.55%,規范管理率96.91%,服藥率92.18%,規律服藥率83.44%,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目標值,且排名靠前。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們將根據省綜治辦等11部門《關于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河源市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6-2020年)》的部署和要求以及你們的建議意見,在繼續加強原來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措施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我們已根據你們的建議意見,調整財政預算資金約100萬,制定了2020年我市的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計劃,擬于今年10月份在市精神衛生中心(市第二人民醫院)開班,主要為沒有精神科專業醫師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精神科專業醫師不足的專科醫院的臨床醫師進行轉崗培訓,以邀請省和其他市專家授課為主,力爭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精神科專業醫師。
(二)加快推進市精神衛生中心二期建設。市委市政府已討論同意市精神衛生中心二期建設,目前已立項,二期建設圖紙已出,正在征求意見。
(三)市民政局已根據國家、省的要求,制定了我市鄉鎮(街道)社區康園中心建設方案,通過省、市、縣資金加快推進建設進度。
(四)建設市級精防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已完成了學員宿舍、課室改建以及購買了部分的教學設施設備),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在市精神衛生中心籌建精防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定期安排基層精防人員進修培訓,以提高基層(社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治能力和水平。
(五)強化監護責任落實考核。我們將根據省綜治、公安、衛健、民政、殘聯等五部門《關于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責任落實年度評估制度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強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落實監護責任情況的考核,考核結果與監護費掛鉤,對于沒有按規定落實監護責任的,將視考核結果扣減監護費,嚴重的不予發放監護費,做到獎罰分明,促進監護責任落實。
(六)加大宣傳力度。將通過報紙、電視、網站、公眾號、宣傳欄、印刷品等方法和渠道廣泛宣傳精神衛生法和有關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優惠政策,消除社會歧視,形成人人關愛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良好氛圍。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0年9月28日
(聯系人及電話:賴仲輝,0762-3238386)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