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河城管執函〔2020〕133號
馬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市政道路盲道建設和管理的提案》(第20200107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隨著城市的發展,文明也不斷深入城市。近幾年我市正在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照“創文”的有關標準,我市的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如部分盲道、無障礙坡道不連續、被占用等,針對上述問題,市政府高度重視,狠抓整改落實,全面加強市政道路盲道建設和管理,主要成效如下:
一、加大資金投入,推進盲道建設和改造。我國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盲人的交通出行,是一項值得重視的民生問題,歷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近年來,為積極推進市區無障礙環境的規劃與建設,我市不斷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加強資金統籌,著力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市財政每年都將市政道路配套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經費列入年初部門預算安排,有力保障了市區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完善與提升。今后,市財政將持續加大財政投入,為盲人出行構建和諧安全的綠色通道。
二、加大力度,完善相關配套。一是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方案》,不斷加強無障礙環境的規劃和建設。根據輕重緩急的原則,分年度在道路改造時有計劃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嚴格審查城市道路、公共建筑設施、公共交通設施、福利和特殊服務建筑、公共停車場、居住小區的無障礙設施配套建設,不斷完善無障礙環境。二是認真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按照《廣東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規定》等文件要求,加強對市政道路盲道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管,做到盲道設施工程與市政道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投入使用。目前新建改建的市政道路基本按無障礙要求進行了盲道的設計和施工。
三、全面排查,加強盲道維護。組織市政設施養護單位對市區道路的盲道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檢查,立行立改。近幾年來施劃盲道標線共約60公里,修復盲道共約45公里,修復無障礙坡道約500多處,安裝“盲道不準停放車輛”警示牌約2800個,并在部分新建及改造的市政道路設置了無障礙通道指示標牌,特別是今年創文以來,累計施劃盲道標線25公里,整改盲道障礙物220余處,大大提高了無障礙設施覆蓋率,切實保障殘障群體的合法權益,方便殘障人士出行。
四、加強管理,嚴格執法。將盲道列入市政日常巡查維護重點項目,高頻次巡查、高標準維護,對巡查發現問題的立即整改。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市區盲道、無障礙通道被占用影響殘障市民通行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積極勸導占用盲道、無障礙通道的商家或個人,并進行批評教育,對屢教不改者,進行處罰;近幾年來,累計清理各類占用盲道的車輛、物品2000多次,對占用盲道、無障礙設施的商家和個人制發責令整改通知書45份,并逐漸形成常態化執法管理機制,防止出現占用盲道、無障礙通道現象反彈。
五、下步工作計劃。一是繼續加強無障礙設施巡查維護;二是繼續加強執法管理,加大對占用、破壞無障礙設施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三是學習借鑒廣州等先進地區經驗,完善我市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標準和機制,逐步建立城市無障礙設施電子數據庫,主動適應新時代城市發展需求,全力保障盲人等特殊群體道路通行需要,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0年9月3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