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
河環函〔2020〕100號
陳曉文委員:(民進河源市基層委員會)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空氣污染治理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市應急管理局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下達的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工作目標,我局圍繞“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按照《河源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2018—2020年)》《關于全市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統籌組織、全力推進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提升我市大氣環境質量。
一、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現狀
2019年,我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7.8%,全省排名第二;6項污染物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約束性指標PM2.5年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2020年1-8月,我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4%;6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約束性指標PM2.5濃度均值為19微克/立方米。
二、關于提案中提出問題的主要工作做法
(一)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負荷較高。
我市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激增,且二手車轉入較多以及交通擁堵是導致我市市區NO2和CO濃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要求,加速了二手車交易,據統計,我市近兩年每年新增汽車約6萬輛,其中二手車轉入比例約占一半,再加上我市市區道路狹窄,市區的機動車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600多輛,明顯高于珠三角的每平方公里400-500輛,造成交通不暢,怠速情況下汽車排放的污染物是正常行駛狀況下的5-10倍。
為降低轉入二手車排氣污染,我局與市公安局、市商務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河環〔2017〕60號),不轉入高排車輛(黃標車),外地二手車需經我市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環保檢驗合格方可轉入我市,并強化執法監管,對違法違規開展排氣檢驗業務的檢驗機構將嚴肅查處。聯合市市場監督局、市商務局印發了《關于開展機動車新車、二手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銷售點環保達標監督檢查的通知》(河環〔2020〕29號),對我市機動車新車、二手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銷售點、銷售企業、銷售市場等的環保一致性情況、環保達標情況進行聯合執法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按各部門職能進行處罰。
為減少交通擁堵和中重型柴油貨車排氣影響,市公安局最新發布了《河源市公安局關于限時段禁止重型、中型載貨汽車駛入市區道路的通告》(河公字〔2019〕174 號),每天7:30至19:00時間段限制重中型載貨汽車駛入市區道路,劃定了限行區。組織開展城市交通擁堵黑點專項治理行動,建立治理清單,實施交通疏導,減少怠速排放等。
為整治冒黑煙車輛,我局與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不定期在全市范圍內聯合開展常態化全天候執法檢查,開展柴油車專項整治和用車大戶入戶檢查,同時,通過大氣辦巡查小組以及群眾舉報等多種方式,對發現的明顯冒黑煙的車輛和闖限行區的黃標車、中重型柴油貨車等車輛進行排氣現場檢測,將該車輛在機動車環境管理系統列為重點關注車輛并鎖定,要求車主對冒黑煙車進行維修,經機動車尾氣檢測合格后解鎖。2019年共處置冒黑煙車71輛,2020年上半年共處置冒黑煙車16輛。7月底建成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并已聯網運行,截至目前,監測機動車有效信息315991條,超標6593車次;其中監測柴油車有效信息15531條,超標196車次。我局起草了《關于限制黑煙車上路行駛的通告》,已送市政府審核,待印發后施行,將在我市中心城區(含源城區、江東新區、高新區、東源縣城范圍)禁止黑煙車上路行駛。
(二)揚塵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由于我市正處于城市建設開發期,城區不斷擴容,部分工地環保意識淡薄,出現“6個100%”防塵措施未完全落實和“泥頭車”撒漏現象。為改善這一現象,我市大力開展揚塵整治工作。一是開展標準化管理,制定了《河源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和揚塵污染防治管理實施指南》,對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及揚塵污染防治具體措施進行規范和指導。二是開展專項整治。每年住建部門均會部署開展房屋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揚塵整治專項檢查,并將檢查情況進行全市通報。主要對施工現場各方責任主體文明施工和揚塵管控管理責任不落實、揚塵管控“6個100%”相關措施不到位、施工現場揚塵嚴重等問題進行督查整改。三是構建長效機制,制定貫徹落實《實施指南》工作推進路線圖和工作方案,動態更新揚塵監管清單,確保工作穩步扎實推進。四是在全市建筑施工現場推廣建立智慧工地平臺,在建工地出入口安裝車牌識別監控與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工地視頻監控一同構成智慧工地平臺,應用“互聯網+監管”推行信息化監管模式。對進出工地的車輛車牌進行抓拍,可實時監控車輛出工地時的車輛沖洗和裝載情況。1-8月,累計檢查302個工地,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237份。全市130個在建項目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與工地視頻監控、車輛出入視頻監控平臺一同構成智慧工地平臺,當現場PM10指數達到預警值時,及時開啟噴淋系統,有效控制施工現場揚塵。加密對重點路段灑水頻次,增加道路濕潤度,有效減少道路揚塵。受市人大常委會委托,我局起草了《河源市揚塵污染條例》(草案),已報市政府,計劃近期上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后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三)露天焚燒現象頻現。
夏秋時節是露天焚燒高發期,由于部分民眾環保意識淡薄,未能意識到露天焚燒對空氣質量及健康的危害,經常在城鄉接合部、城中村菜地焚燒雜草。為了遏制露天焚燒問題,市城管局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按照重心下移、屬地管理的原則,組織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對我市露天焚燒管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嚴格落實“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網格化巡查管理機制,并堅持日常巡查監管和集中整治相結合,對全市范圍內露天焚燒采取嚴厲打擊。今年以來,城管部門對影響市區空氣質量較大的中心城區露天焚燒重點區域如東埔群豐村上園湖范圍、客家文化公園西側新一路兩側、西環路黃子洞村范圍、東江西路龍利村范圍、東環路和平村和勝利村、市高新區濱江大道大塘村和泥金村等范圍開展專項巡查整治,對發現的露天焚燒等大氣污染行為采取就地撲滅,并對當事人作出警告等措施。其他縣區參照中心城區做法,大力開展露天焚燒管控工作。1-8月,城管部門共處理露天焚燒616宗,其中中心城區(含源城、江東新區、市高新區)323宗,龍川120宗,和平80宗,東源56宗,紫金25宗,連平12宗。
(四)煙花爆竹管控不嚴。
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期間,是煙花爆竹燃放多發時期。為了減少煙花爆竹燃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維護群眾身體健康,安監、公安部門牽頭組織進一步擴大了煙花爆竹禁售和禁放區,制訂煙花爆竹管控實施方案。2018年以來,市公安局每年春節期間向市民和市區各中小學生發放了7萬份煙花爆竹安全燃放宣傳單,同時印制了80條禁燃禁放和“打非”宣傳橫幅在市區主要路段懸掛。同時,采取通過“河源警事”微信公眾號向廣大市民推送煙花爆竹文明燃放宣傳片等全方位、多層面、多形式的宣傳方式,切實提高市民安全意識。全市各級公安機關主要領導親自參與城區禁售禁燃區內安全管控和巡查工作,治安、轄區派出所、巡特警和治安聯防力量共同參與禁售禁燃管控工作,從嚴查處煙花爆竹運輸、儲存、經營、非法燃放等違法犯罪,積極配合應急部門開展煙花爆竹“打非”聯合執法工作。煙花爆竹的燃放行為短暫,對于違禁燃放案件取證難度大,當前煙花爆竹禁燃管控工作主要依靠公安機關抓燃放環節這一末端治理,受警力的限制,難免會發生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爆竹行為,但在巡查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后均會立即派出警力處置。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公安機關共查處涉煙花爆竹案件10宗,其中刑事案件2宗,行政案件8宗,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13人,收繳非法煙花爆竹6106件(箱),我市2019年、2020年春節期間連續2年未發生污染天氣,市區周邊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及大氣環境有了明顯好轉。
三、關于提案中提出建議的工作措施
(一)強化機動車和機械設備排氣污染整治。
公安、交通、生態環境部門將大力打擊機動車環境違法行為,消滅黑煙車,減少機動車導致的空氣污染,加大對大排量二手車、柴油車整治力度,落實聯防聯控機制,減少機動車排氣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確保機動車遙感監測設備與網聯平臺系統正常運轉,并在《關于限制冒黑煙車上路行駛通告》印發后對尾氣監測超標車輛移交市公安交警部門進行處罰。繼續推進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備案登記工作,繼續補充完善全市數據庫,并將采取委托第三方調查登記噴碼的方式,力爭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持續開展低排區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巡查工作,對超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嚴肅處查,加大處罰力度,加強超標排放機械清場和污染治理設施升級改造等管理。
(二)推進揚塵污染防治。
住建、城管部門將大力整治城市揚塵污染。一是進一步強化監管執法。將建設項目具體到小組,并建立督查機制,督促監督人員嚴格履職,推行信息化監管。利用智慧工地揚塵在線監控平臺上對在建工地實行揚塵在線監測,對現場揚塵在線監測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管理,作為施工現場揚塵管理和整改的依據之一。對因揚塵問題存在整改不力、被責令停工、被上級通報批評或被行政處罰的項目要實施差異化監管,增加監督檢查的頻率,并約談相關責任主體。二是進一步加大檢查處置力度。采取日常巡查與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建設項目采取拉網式全覆蓋排查,在質量安全檢查中把施工揚塵列入必查項目,進一步強化約談、停工、黑名單、信用綜合評價等手段的綜合運用,倒逼各方責任主體落實主體責任,自覺做好施工揚塵防治工作。三是進一步完善獎懲制度。探索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攻堅戰與企業信用掛鉤,利用河源市建設工程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對企業進行相應獎懲,同時對因揚塵問題被行政處罰的工程項目取消參加省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等各類評優資格。增加《河源市揚塵污染條例》印發實施后方面內容。
(三)巡查管控露天焚燒。
接下來,市城管局將進一步加大對露天焚燒的督導工作,各縣區城管執法部門嚴格按照“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網格化巡查管理機制,并堅持日常巡查監管和集中整治相結合,嚴厲打擊露天焚燒行為,尤其是在農作物收割等重點時段,對露天焚燒管控重點區域加大巡查和查處力度。加強宣傳,通過橫幅、報紙、廣播、電視、微信等多種宣傳方式,加大對露天焚燒危害的宣傳,并對露天焚燒行為進行積極勸導,通過鎮村黨員干部帶頭禁燒,層層傳導,最終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格局。
(四)強化煙花爆竹管控。
為切實做好禁放工作,公安、應急、宣傳、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城管等部門將切實履行職責,在各自職能范圍內嚴格管理,嚴格執法,相互協調,通力合作,進一步健全完善情況通報、線索轉遞、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努力形成煙花爆竹監管合力。市縣公安部門按照禁放規定,在重大節日期間組織警力對轄區內違反禁放煙花爆竹違規行為開展重點查處行動,堵源截流,在日常巡邏工作中發現違法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及時予以勸誡,對已實施違法燃放的發現后要依法進行處罰;市縣安監部門規劃好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禁止在禁放區內銷售煙花爆竹,對非法生產經營的煙花爆竹堅決予以收繳;市縣交警部門在城郊接合部的交通要道加強對運輸車輛的查堵工作,防止將煙花爆竹運進禁放區域。通過煙花爆竹全過程監管,確保我市空氣質量不斷向好。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生態環境局
2020年9月21日
(聯系人及電話:熊豐志,3880331)
抄送: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市府辦公室(綜合四科)。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