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減災委:
我們對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第20200075號提案會辦意見是:
一、森林防火監測預警防治體系建設方面
先后進行了三期林火遠程視頻監測系統建設,實現全市林區全覆蓋防火監測,提高了我市森林火災監測預警防治能力:
(一)河源市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項目一期建設情況
2014年,省政府將河源與梅州、汕尾3市一起列為省級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項目首期試點市。河源市(省級)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首期試點項目于2017年11月完成并投入使用,高標準建設市級林火監控中心1個、縣級林火監控中心10個,建成前端監控站點242個站點(其中:1080P43個、720P43個、球型機156個),約監控全市1/3林地、面積760萬畝。該項目建設質量和監控效果得到原國家林業局、原省林業廳以及兄弟市的較高評價,榮獲2017年河源市首屆“河安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大賽一等獎。
(二)河源市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項目二期建設情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森林防火信息化工作。2018年9月,市政府主要領導到市森林防火指揮調度(監控)中心)調研,對一期項目建設的效果予以肯定,要求2018年啟動推進項目二期建設,由當前項目監控全市林地1/3面積范圍到擴大到全市1819.23萬畝林地面積,實現監控全覆蓋,全面提升我市森林資源綜合管護和森林防火信息化工作水平,有效保護青山綠水。在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爭取、親自推動下,省財政廳專門下達2000萬元經費用于我市省級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試點項目的后續建設工作。2018年市林業局正式啟動二期項目建設,二期項目在一期建設的基礎上增加415個火情識別監控點,全覆蓋河源市林地面積,輔以無人機巡邏,系統服務的業務包括應急指揮系統建設、火情定位、輔助決策系統等。二期項目建設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對各縣區做森林防火前端監控點位的補充和擴容及完善市、縣級林火監控中心應急指揮調度等功能;二是對新增6個市屬國有林場(牛嶺水林場、黎明林場、紅星林場、坪山林場、下石林場、桂山林場)做森林防火監控點的布置及后臺監控。三是對一期項目建設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完善原一期球型攝像機林火識別功能,并結合管理平臺實現煙火自動識別報警功能與一期項目兼容對接,確保二期項目后續建設的整體質量和統一性、連續性。
(三)河源市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項目三期建設
我市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二期項目建設核減金額3,829,732.30元。2019年10月17日,市財政局同意我局請撥使用河源市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后續建設項目評審核減結余資金用于實施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三期建設。同年12月18日七屆8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二期項目建設的評審核減結余資金調整用于全市99個有森林資源預防監測任務鄉鎮建設森林資源監控調度室(即三期項目建設)。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項目三期的主要內容包括:完成河源市99個森林資源預防監測任務鄉鎮林業站監控中心監看及配套設施建設及視頻專網電路建設。該項目是《廣東省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2019-2025)》和《廣東省森林防火條例》的要求,也是2020年按照全省林業“一張圖”核心數據庫的建設要求,以森林資源“天-空-地”海量數據為基礎,以加強森林資源監測與管護為核心,以創新森林資源監測機制為突破口,科學建立護林員網格化管理體系和森林資源監測體系,加快形成機構健全、責任明晰、監測及時、管理到位的工作格局,使森林資源監測工作變被動為主動、變粗放為精細、變傳統為信息化,實現森林資源精準、快速、高效調查監測,全面提升我市森林資源監測水平。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9月底可完成項目建設。
二、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防治體系建設方面
(一)強化了國家級中心測報點建設
全市共有4個國家級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分布在東源、紫金、連平、和平四縣,在原來的基礎上,根據主測對象對標準地進行了調整完善,購置了相應的設備,進一步提高了監測預警能力。
(二)解決了監測預警經費
每個中心測報點在國家補助2.9萬元的基礎上,籌集資金16萬元,對每個中心測報點給予4萬元補助,較好地解決了監測預警經費不足問題,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保證了中心測報點正常運轉,按時上報監測預警信息。
(三)構建了監測預警體系
構建了市、縣、鎮、村四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基本形成了鎮林業站、村護林員發現上報,市縣防治檢疫機構重點調查核實的工作格局,較好地保證了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的時效性與準確性。
2020年8月27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