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
現就政協第七屆河源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加強校外托管機構管理,確保學生托管安全的提案》(第20200097號)提出如下會辦意見:
校外托管機構是一個新興的業態,對幫助家長破解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按時接送學生難題、輔導學生作業等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提案對于校外托管機構的現狀、存在問題分析和提出的對策建議非常中肯,我們十分贊同您提出規范校外托管機構的五點建議。
市市場監管局在現有法律框架下,立足市場監管部門職能,積極開展以下相關監管工作。
一、加強商事主體的準入登記
一是規范校外托管機構的經營范圍。市場監管部門對營利性托管機構,積極規范校外托管機構的登記管理;為中小學生提供非機動車輛接送、餐飲、午休、看管服務。經營范圍涉及文化教育培訓和學習輔導活動的必須先取得教育部門核發的辦學許可證件后方可核發。二是依法加強校外托管機構經營場所登記。針對校外托管機構行業的特點,為確保托管學生的安全,對于將住宅改為經營性用房從事校外托管服務的,原則上不予以辦理商事登記。
二、開展市場主體年報的整治
市場監管部門對營利性托管機構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和《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于每年6月30日前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上一年度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對于未及時報送的托管機構,將其列入異常經營名錄或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同時,將營利性托管機構的年報信息列入年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范圍,對被抽查到的托管機構所公示的信息進行核對。在每一年年報期間我局加大對年報公示工作的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各類市場主體自覺年報的意識,使市場主體認識到報送年度報告并不僅僅是市場監管部門的事,而是關系到其自身信用的自覺行動;營造政企共建“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信用監管格局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構建信用監管部門共治格局
一是嚴格落實企業信息公示及抽查制度。依法將違反規定的失信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及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向社會公示,截至2020年9月20日,全市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62620戶次,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375戶;二是落實跨部門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我局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及時成立了由文明辦、發改、法院、市監、稅務等19個部門聯席會議,建立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全面貫徹落實《失信企業協同監督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在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的分工、職責和依據,形成了部門共治的格局。
四、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
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健全“政府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共治”的“查無”工作長效機制,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牽頭組織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無照經營查處工作,加快案件辦理速度,大力凈化校外托管機構市場經營環境,印發了《2020年度全市無照經營專項整治行動方案》、《2020年全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無照經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大力開展查處無證無照專項治理,促進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執法辦案工作,依法查處涉及校外托管機構的虛假違法廣告、無照經營、食品安全等違法行為,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通過河源市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公開對校外托管機構相關違法經營行為的行政處罰結果信息,強化社會監督。2020年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供餐校外托管機構食堂列入春秋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打擊無證無照校外培訓機構(含托管)等違法經營行為,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484人次,檢查校外托管機構179戶,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75份;有效凈化了我市校外培訓市場,確保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五、落實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的行政指導和監督檢查
一是摸清底數,建立監管檔案。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等部門對全市校外托管機構深入到戶,登記造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在冊登記的供餐校外托管機構172家;并對就餐人數50人以下的供餐人校外托管機構登記造冊,納入日常監管范圍。二是分類監管,嚴格許可證準入。對于取得營業執照、符合許可和登記要求的校外托管場所的食堂,核發《食品經營許可證》,目前我局發出5份《食品經營許可證》,10家正在申請辦證;對于取得營業執照尚不具備發證條件的校外托管場所,要求經營者進行整改,整改達標后方可辦理行政許可;對于不積極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應依法查處,取消供餐服務。三是規范食品加工經營行為。督促校外托管場所經營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以現代先進的“明廚亮灶、共同監督”的管理模式,通過在食堂關鍵操作崗位裝視頻監控等方式,讓食堂在陽光下運作;并嚴把原料購進、原料貯存、加工制作、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關鍵環節,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預案,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下一步,我們從實際出發,以問題導向,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嚴格把好登記注冊關口,充分發揮登記管理部門“守門員”的作用,認真履行崗位責任,規范登記行為,確保登記質量和登記管理水平再提升。
二是落實“雙告知”制度做好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查詢認領工作,進一步加強部門的溝通協調,全力依托“雙告知”信息化支撐平臺,提高告知工作的及時性,方便部門協同監管。
三是強化“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并認真落實屬地監管職責,完善部門之間的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的問題通報其他部門,形成監管工作合力。
四是對供餐校外托管機構開展“明廚亮灶”創建工作,實現實時監控供餐校外托管機構食堂安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學生飲食安全。
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9月3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