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人社函〔2021〕229號
劉長濤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做好留住人才尊重人才加快城市發展的提案》(第20210048號)收悉,現就涉及政府部門政策方面答復如下:
一、關于引進和培育方面
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河源市促進人才優先發展若干措施》(河委發〔2016〕8號)(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后,按照《若干措施》精神,我局會同市委組織部切實加大人才引進培養等力度,創新平臺載體激發人才活力,具體如下:
(一)大力實施人才引進工程。
1.實施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為盡快解決我市急需人才短缺問題,2017年起,在征集人才需求信息的基礎上,結合我市產業布局和發展實際,每年編制發布《河源市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崗位需求目錄》,所招錄人才享受《河源市促進人才優先發展若干措施》規定的獎勵補貼。目前已發布急需緊缺崗位目錄二批共321個,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00多人。
2.實施柔性引才計劃。針對我市高端人才引進難的實際,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來”的原則,鼓勵企事業單位以“假日專家”、“周末工程師”等形式,柔性引進“高精尖”人才來我市開展交流合作或短期服務。如廣東富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進相關專家開展澳洲茶樹油系列產品開發。并以此為依托,柔性引進中科院高福院士,建立了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為企業產品研發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全市共柔性引進各類高精尖人才3000多人次。
3.實施項目合作引才計劃。為了加快振興發展,近年來,河源先后與中國中鐵、中國交建和阿里巴巴等大型知名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項目合作,能將這些知名企業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要素整體引進到河源,從而為“融入大灣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4.實施創新創業團隊引進計劃。鼓勵企事業單位與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合作,引進了一批創新創業科研團隊,為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如:廣東美晨通訊有限公司引進的移動終端智能化制造平臺制造創新團隊和河源市眾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的高性能低成本LED外延材料與芯片研究團隊,在企業的創新和產品研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成功入選2016年和2017年“揚帆計劃”團隊項目。
(二)實施人才開發平臺建設和人才培育工程。
1.推進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已建成一個市級人才驛站和兩個縣區級人才驛站(源城區、龍川縣)。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分站、市高新區分站和龍川縣、和平縣等縣人才驛站正在建設中。
2.加快科研平臺建設。目前已建成院士工作站55家,建成博士后工作站3家,建成博士工作站10家,建成創新創業孵化基地2家,建成技師工作室30家。
3.實施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企業好,經濟就好,企業要好,企業家必須強。為了加快培育一批優秀企業家,以此激發企業活力,引導企業做強做大,促進我市經濟發展,從2017年開始,與清華大學合作舉辦河源市企業家自主創新高級研修班,每年一期,每期100人左右,時間半年。目前已舉辦兩期,共培訓企業家223人,社會反響很好。
4.實施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技術進步引領創新發展。為了推進我市各領域技術進步,2017年制定出臺《河源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并選拔出首批20名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進行為期三年的個性化培養,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以此推動我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隊伍建設,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5.實施鄉土人才培養計劃。一是以河源市燈塔盆地示范區為核心,以扶持示范區“六大產業”(優質糧油、特色水果、安全蔬菜、花卉苗木、南方藥材、生態養殖)為重點,選拔200名農村致富領航人才,通過邀請專家授課、選送到相關農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見習實習等形式進行培養,收到較好效果。二是舉辦河源市村干部大專學歷教育班。自2012年至今,連續五年舉辦村干部大專學歷教育班,將高等教育資源延伸到農村。通過設置“接地氣”的課程,為農村基層培養了一大批實用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三是大力開展河源客家菜師傅人才培養工程。近年來,共培養3000名客家菜師傅,挖掘客家菜鄉土師傅3500多人,更好傳承和發揚了客家菜技藝和水平。
6.實施名師名醫名家名技師培養計劃。借助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的契機,每年選送一批校長或教師到深圳市相關學校掛職或跟班學習;醫療衛生系統則定期選送有培養前途的年輕醫生到廣州相關醫院進修學習,以此培養骨干醫療人才;宣傳部門通過創建名家工作室等方式,培養了一大批宣傳文化名家。人社部門在通訊電子維修、機器人應用、樂器設計、汽車維修、客家菜師傅等各個領域建設了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了一批名技師。
7.實施創新創業團隊培育計劃。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注重培育本土創新創業團隊。2015年以來,培育了一大批本土創新創業團隊。其中,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的低功耗海量通訊視頻前端毫米波芯片核心技術及應用團隊成功入選2017年“珠江人才計劃”本土創新科研團隊,是粵東西北地市中第二個入選此計劃的團隊。此外,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現代農業科技人才開發計劃等11個團隊入選“揚帆計劃”市縣重點人才工程項目。
二、關于人才激勵方面
(一)發揮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建立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年度考核制度,以此表彰先進。對在我市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副高職稱以上高層次人才,每年進行一次考核,按一定比例對表現突出的進行獎勵。為發揮拔尖人才的引領作用,制定了《河源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并遴選出首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進行個性化培養,打造行業領軍人才。
(二)建立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為鼓勵人才科技創新,制定了《河源市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為發揮人才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市高新區、燈塔盆地出臺了專項人才政策,包括《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和《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
(三)建立人才榮譽制度。定期開展“河源杰出人才獎”、“河源突出貢獻人才獎”、“河源技術能手獎”、等評選活動。重獎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并推薦獲獎者參加“南粵功勛獎”、“南粵創新獎”、“南粵技術能手獎”等評選。對各行業、各領域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按規定的獎勵標準給予相應配套獎勵。
三、其他方面
(一)目前已建成一個市級人才驛站和兩個縣區級人才驛站(源城區、龍川縣)。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分站、市高新區分站和龍川縣、和平縣等縣人才驛站正在建設之中。
(二)在建立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先落戶制度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引進人才戶籍條件,市相關部門認證的中級及以上技能型人才、特殊專業人才在我市就業的,可以在本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中專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或往屆并在我市就業的畢業生,可以在本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人才戶籍改革保障措施進一步完善。
(三)《若干措施》第八條.健全引進培養人才的配套保障措施明確規定有相關的人才安居保障措施、人才配偶及營業和子女教育優惠措施、人才醫療保障措施、戶籍改革保障措施等。近年來,對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均有按照以上規定給予保障。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1年6月20日
(聯系人及電話:駱 科,3238338)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