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1〕145號
賴彌平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建設百里東江畫廊旅游帶“串珠成鏈”、打造“融灣”、“融深”文旅示范區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積極推動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公路發展,豐富文旅業態,打造文旅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一)成立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公路項目工作小組。2017年6月,市交通運輸局與我局聯合以河交〔2017〕63號文將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公路建設有關事項請示市政府,同年10月,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會議認為,河源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公路項目符合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要求,切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是一條精準扶貧路、綠色產業發展路,是“旅游+交通”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有利于推動我市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并明確了:項目建設要突出交通疏通作用和旅游元素,在考慮社會效益的同時分析論證項目經濟效益,充分做好項目市場需求、服務人群、土地問題、定位標準等前期籌備論證工作,確保項目建設有序開展,實現經濟社會效益。成立了由多部門組成的河源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公路項目工作小組。
(二)全力做好規劃布局。市交通運輸局牽頭組織編制了《河源市百里東江畫廊旅游公路概念性規劃》,旅游公路的起點為龍川楓樹壩庫區,終點為江東新區越王山。規劃旅游道路包含主線公路和綠道,主線公路全線約190公里,綠道規劃與公路通行,全長約200公里。當前,市交通運輸局正在牽頭加快推進主線公路的建設,綠道建設將結合主線公路及市水務局推進的碧道建設同步推進。同時,將建設百里畫廊東江旅游帶規劃納入了《河源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規劃。
(三)不斷豐富東江畫廊旅游帶文旅業態。東江流域沿途風景優美,沿線有豐富的客家文化、趙佗文化、姓氏宗祠文化、紅色文化、溫泉文化、生態文化等旅游文化資源。目前,沿東江已開發了一系列不同文化內涵的旅游景區,主要包括:一是以越王山為代表的生態旅游景區;二是以蘇家圍、佗城景區為代表的客家文化、歷史文化旅游景區;三是以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國際旅游度假區、春沐源、康泉十八等為代表的溫泉養生旅游景區;四是以河源文博園為代表的恐龍史跡文化旅游景區;五是以福源果場、東興旺果場、燈塔盆地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景區;六是以竹里館等一批文旅融合特點突出、效果顯著的鄉村民宿,逐漸打造成“民宿微景區化”和“民宿+研學+親子+團建+文創”的具有顯著河源特色的民宿發展之路。
(四)深入推進東江畫廊旅游帶重點旅游項目建設。近年來,我市在東江畫廊旅游帶成功引進一批如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溫泉度假區、葉園溫泉、東江源休閑觀光中心項目、康泉十八國際生態旅游城等總投資達上百億的文旅重點項目,大大增強了我市文旅產業發展后勁。目前,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溫泉旅游區、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等已建成開業,東江源休閑觀光中心、康泉十八生態旅游城等旅游重點項目也正在加快推進中。
(五)不斷培育東江畫廊旅游帶文旅品牌。2019年,東江畫廊旅游帶上的景區巴伐利亞莊園榮獲旅游界中含金量最高的榮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稱號(全省共2家);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河源恐龍文博園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2020年全省新評8家4A景區之一,實現了我市“文化場館景區化”重大突破,成為我市文旅融合的典范作品;鄉村旅游點源城區高埔崗大水井社區、龍川縣五色茶嶺新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實現了“農業+旅游+文化”的融合發展,大水井社區創3A實現了社區全域景區化運作的突破,五色茶嶺實現了我市農業觀光項目景區化升級突破。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你們所提出的建議具有較高的建設性、指導性,我局將進一步研究,逐項推進。下一步,我們計劃將河源市域范圍內的東江兩岸自然資源和市域人文、古驛道、歷史、景觀旅游等資源整合、串聯,將百里畫廊旅游公路打造成為“旅游+交通”的黃金走廊,且具有河源特色的生態旅游示范產業帶和生態旅游。
(一)抓業態謀劃。根據《河源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的規劃,抓好百里東江畫廊旅游公路的布局。根據“快進—慢游,觀賞—體驗”的規劃思路,引導周邊開發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點、生態農業、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組團,共有中心組團、古竹組團、義合組團、黃田組團、柳城組團、龍川組團、楓樹壩組團等七個組團,主要打造一系列的恐龍主題產業、特色小鎮、康養旅游、生態旅游、現代農業、汽車營地、戶外拓展、客家文化等旅游產品。
(二)抓招商選資。通過組織大型旅游招商活動、編印招商手冊、制定優惠措施等形式,增強項目吸引力,廣招各地客商投資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帶沿線項目。同時,選好投資者,要堅持選擇有理想、有實力的投資商,杜絕小投資商占著資源不開發現象。
(三)抓項目發展。推動東江沿線文旅體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鼓勵引導打造一批主題文旅體綜合體,重點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帶動力強的特色文旅體項目。鞏固巴伐利亞莊園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成果,加快開發春沐源生態小鎮等高端文旅項目,深化萬綠湖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產品,依托水生態,做水文章,利用“三江六岸”營造水景觀,打造水上項目,建成旅游重點項目。
(四)抓產業發展。著力打造以萬綠湖、東江為軸的現代農業經濟旅游帶,重點發展優質水產、水資源、特色水果、高山茶葉、農旅康養、客家文化等產業,將分布在東江沿岸的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串聯起,謀劃東江畫廊旅游帶民宿產業以及多條互通互聯、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布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全域推進東百里東江畫廊旅游帶,形成“點-線-面”產業精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休閑康養示范區。
(五)抓沿線配套。大力完善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帶道路、旅游廁所、標識標牌、文化長廊、游客驛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動,大力推進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東江畫廊美麗鄉村示范帶等創建工作,連片連線建設美麗圩鎮和美麗鄉村,提升鄉村村容村貌,充分展示鄉土鄉愁文化魅力風采。
(六)抓品牌打造。結合東江流域的楓樹壩水庫、龍川千年古縣、康泉十八、葉園溫泉、蘇家圍、阮嘯仙故居、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春沐源、越王山等旅游景點,深挖紅色文化、古道文化、生態文化、農耕文化,突出東江文化、客家文化、溫泉文化等,鞏固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帶現有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示范品牌。整合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帶現有旅游資源與戶外運動、旅行社、教育機構等社會資源,力爭每年舉辦古驛道徒步、百里騎行、攝影比賽、東江客家文化研學等活動,打造文旅融合示范新品牌,做旺東江文旅人氣。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東江百里長廊旅游帶發展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1年8月2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