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1〕150號
黃練雄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將河源打造成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財政局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河源旅游業發展呈現不斷向好的態勢。目前已形成了“客家古邑 萬綠河源 溫泉之都 恐龍故鄉 紅色經典”的旅游品牌。河源具有舒適宜居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近年來正在重點做好交通連接、區域旅游合作、生態旅游區建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積極提升以市區為集散中心的旅游線路品質,大力推進旅游產品國際化、旅游營銷國際化水平,加快推動河源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致力將河源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閑旅游業重要承載區和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規劃引領。堅持科學規劃,站在“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高度,先后編制了《河源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萬綠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園總體規劃》《河源市旅游業“十三五”規劃》《河源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8-2035)》等,并出臺了《河源市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為全市旅游業的新一輪發展謀篇布局,指引發展方向。同時,指導萬綠湖、桂山、野趣溝、萬綠谷等景區編制了《萬綠湖旅游景區總體規劃》《河源桂山風景區改造規劃設計》《河源野趣溝旅游區概念規劃》《河源萬綠谷景區改造提升規劃(2015-2025)》等規劃,為四個景區錯位、差異性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另外,指導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水晶溫泉、春沐源、龍川佗城景區等景區編制旅游總體規劃及策劃,較好地統籌和指導了全市文旅產業科學發展。機構改革后,我局編制了《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全面系統的提出要將河源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閑旅游業重要承載區和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
(二)抓品牌創建。在我局的指導下、源城區、東源縣已順利獲得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稱號龍川縣、和平縣、紫金縣已接受省文旅廳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將于近期公布創建結果。河源恐龍文博園、霍山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源城區高埔崗大水井社區、龍川五色茶嶺景區、綠油小鎮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啟動了市(江東新區)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工作。以“以獎代補”的形式,舉辦了鄉村旅游文旅融合創新大賽,打造了一批我市鄉村旅游文旅融合的精品樣本。巴伐利亞莊園二期、客天下、春沐源小鎮等重點文旅項目和高端文旅項目建設也在加速推進中。大力抓好品牌創建工作,目前全市共50個景區,其中A級景區有21個,4A級景區有9個,3A級景區有10個,2A級景區有2個。2019年,巴伐利亞莊園獲得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客天下水晶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榮獲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級文化和旅游歷史游徑3條。
(三)抓5A景區創建工作。近年來,萬綠湖風景區以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對標最高最好最優,著眼建成國內外同類型的頂級景區,著力把萬綠湖打造成全省標志性旅游景點,致力于打造全國知名湖濱生態休閑旅游勝地。2019年11月,萬綠湖景區順利通過了文旅部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定,獲得了創5A的入場券,成為2021年全省唯一一個進入創5A景區候選名單的景點,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迎接國家文旅部驗收。
(四)抓多措施扶持。一是積極對接市財政部門每年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文旅產業復蘇、市場營銷推廣、項目建設等工作。二是向省文化和旅游廳爭取扶持資金達2200多萬元,包括重點文旅企業獎補資金728萬、公共服務資金640萬、貸款貼息資金190萬、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100萬、文創園扶持資金25萬、文旅消費重點項目資金400萬等。三是出臺扶持政策。根據文旅政策十條措施,制定了《開展“河源人游河源”實施方案》《河源市鼓勵旅行社開拓省外客源市場獎勵實施方案》,以及編制了《河源市研學旅行服務規范》等,從促進消費、拉動市場、行業標準等方面支持全市文旅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促進經濟復蘇。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發展高端旅游項目。支持巴伐利亞莊園二期、客天下旅游度假區、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街區等重點旅游項目加快建設,配合推進保利·響水國際旅游度假區、融創文旅城、佗城國際旅游城等項目動工建設,積極引進“二九二基地白天鵝文旅項目”、河源體育產業園、香車體育產業園等項目。
(二)做強生態旅游項目。按照省委書記李希“萬綠湖一定要對標最高最好最優,敢于叫板國內外同類型的頂級景區,全力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指示,根據創建要求,動員和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完善萬綠湖景區旅游基礎服務設施,改造升級現有旅游服務設施,提高整個旅游區的服務質量。
(三)抓好鄉村旅游項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在每個縣區重點培育1個鄉村旅游示范項目。推進埔前特色旅游小鎮、高埔崗特色智慧旅游街鎮、埔前“鄉村體驗式休閑旅游”5村連片開發、春沐源生態嶺南小鎮、林寨古村、墩頭儒林民俗村、南嶺特色旅游小鎮、鳳安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蘇區特色小鎮等鄉村旅游項目建設,舉辦首屆鄉村旅游文旅融合創新大賽,扶持和規范一批鄉村旅游點和精品民宿發展。
(四)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重點是依托水生態,做水文章,利用“三江六岸”營造水景觀,打造水上項目,建成都市旅游重點項目。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商貿文化、城市記憶等文化資源,重點打造一批文化創意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深入開展恐龍資源開發專題調研,推動恐龍遺址公園招商工作。
(五)加大宣傳推廣,深挖客源市場。加強文化旅游宣傳推廣的創意策劃,加強與新媒體的線上合作,鞏固和創新與傳統媒體合作,打通全媒體營銷渠道,提高文化旅游宣傳營銷的效果,提高河源城市知名度與美譽度。切實加強旅游市場推廣工作,與深莞惠汕抱團推廣,積極參加中國(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做好3+2旅游聯盟聯合推廣活動。瞄準旅游客源市場,持續開展旅游營銷和城市旅游推介活動,在大灣區和周邊省市主要客源地通過新媒體宣傳等方式和投放高鐵廣告、戶外廣告等,充分展示“中國萬綠湖 世界中華龍”新旅游口號。同時,提升“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水平,強化“萬綠河源”微信公眾號建設,實現“一機一碼”游河源。大力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如客家文化旅游節、鄉土文化節、萬綠湖打魚節等品牌節慶活動。圍繞疫情之下提振文旅消費,去年舉辦了“鄉夢初心 風雨彩虹”河源市文旅消費季系列活動,文旅消費季系列活動共分為鄉味、鄉土、鄉愁、鄉客、鄉韻5個篇章,由11個子活動組成。進一步提振了文旅行業信心,有力打響了文旅品牌。
(六)進一步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提升文旅服務品質。指導景區、飯店、旅行社等文旅企業針對疫情過后市場變化和游客消費新需求,探索創新更加有效的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推出“2晚3天”旅游精品線路、河源文旅消費惠民卡(年卡、親子卡、移動聯名卡),準備推出線路卡;疫情之下,鼓勵和支持開展“廣東人游河源”、“河源人游河源”活動。在繼續鞏固文旅市場整治成果的基礎上,提升服務質量,聚力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黃練雄等委員聯合提出本提案,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專業性,同時切合河源文旅的發展趨勢,也吻合市委市政府關于河源文旅發展的總體思路,對我局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局將進一步學習研究,細化工作舉措,力爭早日取得更大的突破,加快推動將河源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閑旅游業重要承載區和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1年8月2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