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1〕176號
梁嘉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在部分戶外運動場加建雨棚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市公共體育場館概況
“十三五”以來,全市新增加了一批體育場地,新增社會足球場地28塊;建設大大小小體育公園96個,為1251個行政村配備和更新了籃球場、乒乓球臺、健身路徑。修建健身步道298公里。全市各類體育場地截止2020年底達到838.5萬平方米,按常住人口310.56萬計算,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7平方米。市、縣(區)基本配有體育場、全民健身中心、體育館和全民健身廣場(公園),在公園、綠地、廣場配建體育健身設施,城鄉普遍建成15分鐘健身圈,新建居住區和社區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90%,改善各類公共體育設施的無障礙條件,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低收費開放率達到100%。
近年來,市體育館、戶外體育公園,市文化廣場、茶山公園、客家公園西、東江灣足球場、客家文化長堤器材都進行了設施設備更新升級和修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和一致好評。其中,市文化休閑廣場網球場加蓋了風雨棚。
二、在部分戶外運動場加建雨棚需考慮的實際情況
根據全民健身的科學性,綜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和市林業部門的意見,在部分戶外運動場加建雨棚需考慮以下實際情況:
一是根據體育項目的分類情況、體育人群的鍛煉特點、科學鍛煉的合理性,進行設計規劃。
二是協調公共場地的其他用途(行人、綠地、排水、線管、景觀美化),考慮安全(臺風、垮塌、用電)等實際情況。
三是改建一定程度對公共綠地、基礎設施和道路破壞的可行性要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等情況。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針對我市戶外運動場設施實際和規劃設計加建雨棚的工作要求,今后,我們將加強調查研究,積極與住建、自然資源、林業部門進行溝通,科學合理規劃運動場地雨棚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推動戶外運動場地加蓋雨棚,因地制宜改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提高場地使用率,方便群眾鍛煉。
最后,誠摯感謝您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1年9月14日
(聯系人及電話:劉華,3389631)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