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衛健案函〔2021〕19號
王云全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中醫治未病工作,助力健康河源建設的提案》(第20210026號)收悉。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近年來我市推進中醫治未病工作情況
(一)在健全中醫治未病體系方面。一是市縣機構編制部門高度重視中醫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在機構改革時就積極推動規范中醫藥管理機構,落實專人負責中醫藥工作。市級設置中醫藥管理局,為市衛生健康局內設機構,負責管理和協調市內中醫治未病工作。目前除東源縣外,源城區、連平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均在衛生健康局內設了中醫藥管理機構。二是市縣兩級公立中醫醫院均設置了中醫治未病科,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建有中醫館,形成了以中醫醫院為主體的中醫治未病服務網絡。三是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動中醫治未病服務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四是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管理,將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統籌實施,65歲以上老年人、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分別達到53.47%、69.31%,均超過國家規定的50%的基本績效目標要求。
(二)在重視中醫治未病專業人才培養與使用方面。一是依托省中醫治未病指導中心、省級中醫醫療機構和院校,培養中醫治未病人才。利用中醫適宜技術網絡推廣平臺,開展中醫治未病理論、技術方法和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的培訓,不斷提高全市中醫治未病人員的能力。據了解,廣州中醫藥大學設有健康服務與管理、中醫養生學本科專業。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均開設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因訂單定向生專業設置由省統籌安排,接下來將根據發展需求與省相關部門溝通,定向培養中醫治未病相關專業人才。職稱評審是由省統一部署、統一政策、統一組織實施的一項工作,目前省人社廳和相關部門仍未出臺有關中醫治未病專業的職稱評審實施方案和評價標準。二是合理提高公立中醫院從業人員薪酬待遇,建立相關激勵保障制度。支持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建立完善聘用人員的薪酬、待遇水平合理增長機制。允許醫院結合治未病需要及工作特點,加大對相關緊缺人才的待遇傾斜等。
(三)在加大中醫治未病專項建設及專項經費的投入方面。一是目前在中醫治未病建設專項經費中只有省級財政資金,我市暫無此項專項經費投入。二是中醫治未病質量控制管理中心及信息化管理平臺由省統一實施。市縣兩級公立中醫醫院均設置了中醫治未病科,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建有中醫館,形成了以中醫醫院為主體的中醫治未病服務網絡,市中醫院,龍川縣中醫院全力爭創“三甲”中醫院,完成治未病科4A級標準化建設。三是在醫保、物價政策的修訂和支持方面。完善中醫治未病新增項目審核機制。2012年省先行先試將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健康調養咨詢、膏方診查、電子掃描整合系統功能檢測、超倍生物顯微系統檢測、中醫經絡檢測、虹膜全息檢測、紅外熱段層掃描、身體成分分析、經絡穴位平衡治療等10個項目列入全省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目錄。根據《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粵醫保規〔2020〕5號)規定,新增項目審核原則上每年啟動一次,醫療機構如有中醫治未病新技術、新項目、新膏方,可向市醫保局申報。2020年9月,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指導意見》(粵醫保發〔2020〕25號),將符合規定的中醫治未病項目納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范圍,并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進一步調整、完善個人賬戶支付范圍。2021年3月,省醫保局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2021年)》(粵醫保發〔2021〕13號),將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健康調養咨詢、膏方診查等多個中醫治未病診療項目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支付范圍,2021年8月15日正式實施后醫保基金按規定支付,將有力支持中醫治未病工作。
(四)在加大中醫治未病理念和知識的普及宣傳方面。一是各級中醫醫院和廣大基層醫療機構采取各種方式,借助多種傳媒,面向社會大眾,深入開展中醫藥治未病養生保健文化宣傳活動,普及中醫治未病知識,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市中醫院開展中醫大講堂,河源中醫說融媒體欄目,多種渠道宣傳中醫藥知識,廣受百姓歡迎。二是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結合,積極宣傳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作用,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
(五)在推動中醫藥以及中醫治未病產業方面。充分發揮河源獨特的生態優勢,市發改局正加緊編制《河源市中藥(南藥)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河源康養產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全市共有從事中藥制劑、飲片生產的大中型企業9家,主要從事道地藥材研發、生產和銷售,中西藥制劑及中草藥提取。充分挖掘我市康養產業優勢資源與發展潛力,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全域、全齡康養,推動養老、旅游、醫藥、體育、食品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智慧康養產業體系,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休閑之都、康養圣地。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吸納本提案所提出的意見建議,以實施《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為契機,全力推進中醫治未病服務的高質量發展:一是進一步加強中醫治未病人才培養。二是進一步拓展治未病服務范圍,探索將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納入中醫藥健康管理范疇,建立起早預防、早預警、早管理的中醫防控慢病的服務模式,打造全生命周期中醫藥醫療健康服務鏈。三是進一步豐富中醫治未病服務領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推進中醫藥與養老、文化、旅游等的融合發展,推廣體現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產方式,提高全民中醫藥養生防病素養。四是按照國家《全面深化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精神及“兩個允許”原則,科學設計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結合中醫藥特點及實際,研究適當核增公立中醫院績效工資總量辦法,鼓勵醫院在內部分配時適當向治未病人員傾斜。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貴委對中醫藥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1年9月29日
(聯系人:鄭冰,聯系電話:0762-3331220)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