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環函〔2023〕62號
關于政協市八屆二次會議第20230135號
提案協辦意見的函
市林業局:
現就楊亮委員提出的關于強化我市自然保護區戶外休閑職能,助力綠美河源發展的提案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一、自然保護地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堅決扛起監督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政治責任,妥善處理好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和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及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切實保護好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一是守住綠水青山生態防線。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環境準入審查,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做好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嚴格執行《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嚴禁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開發建設活動,優化建設項目選址,盡可能避讓自然保護區。二是發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源頭預防引領作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將各類自然保護地、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納入生態空間管控,形成以九連山系、羅浮山系、七目嶂山系和東江生態廊道為架構的“三區一廊”生態安全格局。生態空間內堅持以維護生態系統功能為主,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和城鎮建設,嚴守生態環境底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全力筑牢北部生態屏障。三是扎實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近年來,我局按照國家、省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要求,積極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聯合相關部門成立河源市“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組,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統籌協調、大力推進我市“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對自然保護地存在的疑似違法違規開發建設遙感監測點進行核實、查處和整改;結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工作,聯合市有關單位派出工作督導組開展現場督導,督促各縣(區)政府對照排查發現的存在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整改時限和整改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整改,確保我市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二、下一步工作建議及意見
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開展任何開發建設活動,建設任何生產經營設施;在實驗區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自然資源或自然景觀的生產設施。該提案涉及自然保護區旅游開發建設,建議相關參觀、旅游項目應符合《自然保護區條例》管理規定,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相關法律法規、管控要求和項目準入制度,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污染物排放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標準。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加強與市相關單位的溝通合作,強化部門聯動,開展聯合巡查,增強打擊自然保護地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震懾力,全力維護我市自然保護地環境安全;督促各縣(區)、各有關單位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刻認識做好自然保護地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常態化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機制,保障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安全。
河源市生態環境局
2023年6月8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