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環函〔2023〕69 號
關于政協市八屆二次會議第20230142號
提案協辦意見的函
源城區人民政府:
現就熊衍可、葉遠東、李德江、林俊波、歐龍生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合理設置垃圾中轉站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一、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服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日轉運能力150噸及以上的生活垃圾(含餐廚廢棄物)轉運站項目應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縣區生態環境部門審批,日轉運能力150噸以下生活垃圾(含餐廚廢棄物)轉運站項目無需辦理環評手續。對于需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的生活垃圾轉運站項目,我局在接到項目材料后將提供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到審批全流程服務,一次性告知項目選址需關注問題、環評辦理程序,落實環評豁免、告知承諾制審批等改革措施。
二、配合城管部門做好垃圾轉運站的日常監管工作
根據職責分工,生活垃圾轉運站的監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城市管理部門負責,我局源城分局將配合城管部門督促指導源城區范圍內的生活垃圾轉運站做好廢水、廢氣規范處置等工作。
對于提案中提出的紅星公園垃圾中轉站存在的問題,我局源城分局派員到現場進行了執法檢查。 經了解,紅星公園壓縮站位于紅星公園旁,由市代建局承建,并于2015年交付河源市城管執法局投入使用,現已移交至源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區城管局”)運營管理,該壓縮站設計總垃圾接納量60噸/日,主要使用移動垃圾壓縮設備對運達站點垃圾進行壓縮,再將壓縮后的生活垃圾運往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該站點建成后,周邊的居民住宅小區越來越密集,產生的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目前該壓縮站日處理垃圾量已達到90噸。
據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紅星公園壓縮站的開放作業時間為6:00-23:00,接收后進行壓縮處理的垃圾種類包括生活垃圾、破碎后的園林垃圾,進站車輛類型主要為手推車、三輪車、0.5噸以下機動車,環衛車輛傾倒垃圾及垃圾壓縮過程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異味和噪聲。區城管局已組織對該站中的壓縮設備加裝橡膠墊圈,盡量降低作業期間產生的噪聲,同時安排在該站點作業期間集中噴灑除臭劑,盡量減少臭味影響。
為盡量減少該站點對周邊居民生活產生的不良影響,源城分局工作人員與該站點的管理單位區城管局進行溝通,并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1.加強清掃和沖洗。督促該站點工作人員對落地的垃圾及時清掃干凈,至少每天安排水車進行一次全面沖洗,氣溫高時要增加地面沖洗頻次,減少臭味源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加強清運工作。及時清運壓縮后的生活垃圾,力爭做到垃圾“日產日清”,爭取站點每日休停前清空站點內垃圾,同時進行作業的工位卷閘門保持半關閉狀態,不進行作業的工位卷閘門關閉,減少作業噪聲、臭味擴散。
3.加強消殺工作。組織壓縮站工作人員對站點每天進行2至4次的消殺作業,減少蠅蟲的滋生條件。
4.建議升級改造或重新規劃。建議區城管局根據工作實際情況,結合周邊居民反饋意見,探索推進該壓縮站點升級改造或重新規劃建設事宜。
河源市生態環境局
2023年6月13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