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衛健案函〔2023〕27號
楊龍峰、陳雁威、溫達雄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結核病防控,保障結核病患者診療》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該提案的辦理工作,主要領導在局黨組會上親自部署,分管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會同市直有關部門共同推動落實結核病防控有關措施,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提高結核病防治水平
(一)加強技術能力培訓。2023年5月我局組織市、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積極參與全國結核病臨床診療技能競賽,并印發了《關于2023年全國結核病臨床診療技能競賽河源市實施方案的通知》,通過開展結核病臨床技能競賽活動,以賽促學,提高我市結核病防治機構(含定點醫院)對結核病專科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重視和實施力度,促進結核病防治工作。2023年8月,市教育局、市衛健局聯合開展了全市學校衛生與健康工作骨干培訓暨新生入學結核病檢查培訓班,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學校衛生保健人員業務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推動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檢查工作。
(二)加強重點人群防治工作。在市公共衛生與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機制下,衛健、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共同落實全市的學校結核病各項防控措施。2022年7月市衛健局和市教育局聯合印發了《河源市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檢查技術方案》,規范結核病檢查內容、方法和流程,2022年全市開展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檢查約12萬人,篩查率為62%,將學校結核病防控關口前移,有效減少了結核病疫情在校園內傳播。2023年4月市教育局和市衛健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學校應加強主體責任意識和公共衛生大局觀念,以及校長是學校結核病防控第一責任人等,共同為祖國的花朵創建美好和諧的校園環境。2023年8月市教育局和市衛健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新生入學結核病檢查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幼兒園、小學、寄宿及非寄宿制中學(含中職)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的篩查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結核病檢查技術、皮試試劑的使用及醫療機構的收費標準等,目的是規范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的篩查項目,提高學生家長對結核病預防的重視程度,為有效預防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流行設好關卡。
(三)加強宣傳工作。我市以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系列主題宣傳為契機,組織市、縣(區)、基層防控機構和醫療機構共同參與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活動進社區、進校園、進公安系統等,形式多樣,線上線下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專題講座、微信公眾號開展“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有獎知識競賽,現場問診及疑難解答,發放宣傳資料等,將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做成系列的、長期的健康促進工作貫穿在整個結核病防控工作中,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結核病防治良好社會氛圍,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提升我市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水平。
(四)組建疫情處置隊伍。2023年市衛健局印發了《關于成立河源市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隊伍的通知》,以市慢性病防治院為主,抽調各縣區結核病防治機構專業人員成立了河源市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隊伍,負責我市內發生的學校聚集性疫情處置工作,規范開展學校結核病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
二、加強結核病防控保障
(一)加大結核病篩查和診療能力方面的資金投入。我市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市慢性病防治院、和平縣、連平縣、紫金縣、東源縣慢性病防治站納入公益一類機構管理,解決工作人員基本保障問題。近年來積極爭取省結核病控制中心支持,為和平縣、紫金縣、東源縣配備了DR-X光機,為各縣慢性病防治機構建設了PCR檢測實驗室,2023年為東源縣慢性病防治站配備了移動DR-X光車,提升了我市各級慢性病防治機構診療能力。2023年我局安 排了75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建設全市肺結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AI)系統平臺,通過AI輔助診斷系統、影像云平臺、大數據可視化監控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和AI技術建立覆蓋市、縣慢性病防治院(站)的診療系統,提高全市結核病診療能力和聚集性疫情的篩查速度。
(二)認真做好結核病防治資金保障工作。市財政局高度重視結核病的防治工作,不斷加大結核病防治資金投入力度,主動會同主管部門開展政策研究、落實有關政策、編制部門預算、足額撥付資金。一是2023年實際安排資金12.5萬元作為結核病防治工作經費,下達上級資金117.21萬元用于結核病防控,有力保障了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提高結核病防治資金的使用效益。市財政局對結核病防治專項資金實行項目管理,制定相應的資金管理辦法,從項目的設立到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等實行全程監督管理,保證專款專用。三是在結核病控制項目的實施上充分整合現有資金,統籌安排,形成合力,并積極探索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落實結核病治療費用保障。醫保部門及時出臺有關政策,保障結核病患者的診療費用。一是在普通門診保障方面,參加我市居民醫保的結核病患者在社區門診和鄉鎮衛生院等一級定點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不設起付線,費用報銷比例為50%,普通門診統籌基金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為350元/人·年。參加我市職工醫保的,同樣不設起付線,費用報銷比例為一級定點醫院70%、二級60%、三級55%,普通門診統籌基金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為1800元/人·年二是在門診特定病種保障方面,活動性肺結核、耐多藥肺結核納入門診特定病種范圍(含市內、異地),明確活動性肺結核、耐多藥肺結核病癥費用報銷不設起付線,在職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支付比例均為70%,退休職工73%;活動性肺結核的職工年度支付限額為4000元,居民為1200元;耐多藥肺結核的職工年度支付限額為8400元,居民為6000元。三是在住院保障方面,結核病患者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按照河源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河源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關規定執行,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7.3%和75.7%,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45萬元/人·年、25萬元/人·年。四是在大病保障、醫療救助方面,結核病患者的門特醫療費用、住院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后,其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再按規定納入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保障范圍。一般人群大病保險起付線為11145.5元,分段報銷比例分別達到60%以上, 對認定為易致貧返貧人口、低保人員和特困人員的,大病保險起付線分別為一般群體的30%和20%,分段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以上和85%以上,且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住院、門特醫療救助比例達到80%以上,在年度救助最高封頂線內,按照貧困程度和醫療總費用高低,給予“二次救助”。
三、提升公衛衛生服務能力
(一)積極推進河源市公共衛生醫學中心的建設,打造集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人才培養培訓、慢性傳染病防控、職業病防控為一體,省內先進、區域領先的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提高我市結核病防治能力。目前,正在推進設計方案文本審批、用林審批、土地劃撥、施工圖設計、環評和征地拆遷等工作,爭取盡快動工建設。
(二)衛健部門繼續保持與市財政局、醫保局、教育局、民政局等單位的溝通,從財政保障、醫保政策、疾病防控等方面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統籌做好全市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救助站、精神衛生服務機構、校園等重點場所和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對聚集性疫情早發現、早處置,降低結核病發病率。
(三)持續優化我市結核病防控政策、提出應對預案和措施,在各縣人民醫院增設結核病定點治療醫院;市級部門統籌協調和指導各縣(區)、各相關部門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切實降低我市結核病發病率,保障患者權益,減輕疾病負擔,并提出八項具體工作措施。
(四)將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納入省、市、縣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他相關服務提供機構負責肺結核患者(包括耐多藥患者)管理,工作人員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要求完成第一次入戶隨訪并有完整的“肺結核患者第一次入戶隨訪記錄表”,且在患者治療期間每月至少有1次隨訪和相應的完整隨訪記錄,通過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掌握各縣區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情況、實施效果,及時發現和整改問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項目管理水平和項目資金使用效益,保證群眾受益。
接下來,我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進2035年終止結核病流行的奮斗目標,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結核病防治機制,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再次感謝你們對我市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對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出寶貴意見。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3年9月12日
(聯系人及電話:賴仲輝,0762-3238386)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