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
河環函〔2024〕64號
關于政協市八屆三次會議第20240118號提案答復的函
姚家芳、巫德智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強化電子垃圾回收處置監管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組織相關業務科室(單位)認真研究,并與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現場協商提案辦理工作,經綜合我局和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意見,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為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處置,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全市生態環境、商務、市場監管、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扎實開展監督管理、做好政策落實,不斷規范回收企業管理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監管。
一、強化電子垃圾回收監管
(一)依法辦理商事登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依法辦理電子垃圾回收相關市場主體的商事登記注冊。對于申請登記“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經營范圍的,告知市場主體取得營業執照后,按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到生態環境部門辦理相關后置許可。對于登記“生產性廢舊金屬回收”經營范圍的,告知市場主體取得營業執照后,按照《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2019修正)》相關規定,向公安機關備案。對于登記“再生資源回收(除生產性廢舊金屬)”經營范圍的,依法辦理商事登記,并通過省級共享平臺將企業信息共享給各相關部門。
(二)加大力度摸清行業底數。市商務局組織各縣(區)商務主管部門對我市1260家營業執照涉及“再生資源回收”的經營主體開展實地排查和數據填報,剔除已停止營業或沒有經營再生資源回收業務的企業,摸清行業底數,建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名錄》。同時,督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登錄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進行注冊備案,做好經營季度和年報統計制度工作,及時掌握我市再生資源回收情況。經排查,全市共有653家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源城區153家,東源縣43家,龍川縣70家,紫金縣95家,連平縣41家,和平縣86家,江東新區89家,高新區76家);其中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經營主體100家(源城區40家,東源縣1家,紫金縣4家,龍川縣6家,連平縣18家,江東新區30家,高新區1家)。
(三)培育多元化、規模化回收主體。一是鼓勵商超賣場、電商平臺等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加強合作,發揮產銷銜接、商品集散的渠道優勢,促進廢舊家電家具回收。鼓勵售后服務企業利用自身維修網絡開展逆向物流業務,積極參與廢舊家電回收。二是指導回收企業與家電品牌企業聯動,設立廢舊家電儲運貨場、回收中心倉,提升廢舊家電回收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三是鼓勵重點回收企業、交易平臺與縣區商務部門對接共享回收數據。大力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支持回收企業運用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動互聯網媒介,實現網上預約、上門回收,推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四)抓好政策落實,加強行業管理。市市場監管局引導相關市場主體按時履行年報和信息公示義務,加大對無照開展電子垃圾回收相關業務的市場主體監管,依法嚴厲打擊以舊制售假冒偽劣電子產品行為。市商務局督促各縣(區)統籌用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等相關資金,積極引導企業以縣城、鄉鎮為重點,改造升級家電回收服務網點,落實好現行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培育一批以廢舊家電家具回收為重點的龍頭企業。同時,督促各縣(區)加強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日常管理,督促回收企業守法合規經營,加強進出貨環節信息登記與臺賬管理,將廢舊家電銷售給合法合規拆解企業,堅決防范安全生產和環境污染風險隱患。
二、依法開展電子垃圾處理監管
(一)做好審批服務工作。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應當依照相關條例規定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禁止無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證書或者不按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證書的規定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我局制定了我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資格審批條件和辦理流程,已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公布,并印發了辦事指南,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發放。目前,我市未審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建設項目,也無企業獲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資格。2024年3月,我局分管審批工作領導帶領相關科室(單位)負責同志,赴清遠市生態環境局交流學習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如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進入我市投資建設,我局將依法依規做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審批工作,實行全程跟蹤指導服務,指導企業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落實相應的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二)部署開展專項行動。2022年11月我局向各縣區生態環境部門下發了《轉發廣東省商務廳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未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不得進行拆解、碾壓、破碎等操作,要求各縣(區)依法打擊非法拆解行為。2024年5月我局再次部署開展打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非法拆解專項執法行動。由各縣(區)生態環境部門聯系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加強協調聯動,共同打擊非法拆解行為。同時結合信訪投訴,多渠道排查掌握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違法拆解線索,切實開展好專項行動,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三)加大執法檢查力度。近年來,按照國家、省的工作部署,我市每年均開展危險廢物環境安全專項整治、打擊固體廢物非法傾倒專項行動、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等專項行動和專項工作,同時結合“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切實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工作力度,依法查處了一批違法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促使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依法排污。截至目前,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在開展日常巡查和各項生態環境專項行動中未發現我市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也未發現違法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環境違法行為。全市公安機關近兩年未受理或工作中未發現有涉電子垃圾涉環境污染犯罪的案件與線索。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吸納你們提出的寶貴意見,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嚴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項目環評審批和廢棄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資格審批,積極培育以廢舊家電家具回收為重點的龍頭企業。二是市場監管、商務、生態環境、公安等部門按職責持續加強電子垃圾監管,依法嚴厲打擊以舊制售假冒偽劣電子產品、污染環境等違法以及犯罪行為。三是積極推進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進一步釋放家電家具消費潛力,暢通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渠道,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7月24日
(聯系人及電話:黃赟,3884929)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市府辦公室(綜合六科)。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