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源市經濟運行簡況
2020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102.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6.91億元,同比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374.67億元,同比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591.16億元,同比下降0.1%。
農業生產形勢較好。202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6.53億元,比上年增長5.9%,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從五大類構成情況看:農業全面回升、增長4.4%;糧食總產量80.16萬噸、增長1.0%,增產8259噸;蔬菜增長4.2%,水果增長4.6%;林業增速由負轉正、增長10.4%,牧業、漁業平穩增長,分別增長7.2%和8.6%;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長6.6%。生豬恢復性增長,實現產值34.65億元,增長3.7%,增速比上年提高16.1個百分點;家禽增勢明顯,實現產值19.76億元,增長11.2%。
工業經濟恢復效果明顯。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0.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6.9%,重工業增長0.4%。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2.3%,制造業增長3.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4%。從大中型企業看,全市大中型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78.45億元,增長5.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3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的貢獻率達154.3%,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全年保持高增速,增長167.4%,總量較大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分別增長13.1%、10.7%和3.9%。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2020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1%。分領域看,項目投資比上年增長6.5%;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2%。分產業看,三次產業投資增速全部轉正,其中第二產業投資累計增速首次轉正,增長3.1%,比1-11月提高11.1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71.6%和4.5%;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9.5%;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4.3%。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2%,快于全部投資12.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和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417.9%、190.2%和151.6%。
消費市場逐步復蘇。202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0.74億元,比上年下降6.7%。從消費熱點看,逐步向升級換代類商品和服務消費領域傾斜,限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384.1%,智能手機類零售額增長27.4%,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增長62.5%;基本生活用品和醫療用品平穩增長,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和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6%、13.1%和12.6%;批發業已恢復常態,全年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34.66億元,增長5.4%,增速高于零售、住宿、餐飲業的增長。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與上年持平。12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11月份為下降0.2%;環比下降0.3%。2020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6%,漲幅與上年持平。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9.4%,衣著上漲0.8%,居住下降3.7%,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4.2%,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1%,醫療保健上漲1.5%,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9%。
對外貿易增速有所回落。202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93.3億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出口總額242.2億元,下降3.6%;進口總額51.1億元,下降1.3%。全市實際利用外資6.46億元,增長8.5%,全年累計增速保持正增長。
財政收入實現正增長。2020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80億元,比上年增長3.0%,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8.68億元,下降1.2%;民生支出合計286.64億元,下降0.6%,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長205.2%,交通運輸支出增長124.6%,農林水支出增長47.2%,增幅明顯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水平。
金融市場穩健運行。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544.34億元,增長6.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提高0.6和1.4個百分點;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572.17億元,增長16.8%,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2個百分點。
國民經濟主要指標
單位:萬元
詳情請查看附件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