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河源市經濟運行簡況
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一季度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09億元,同比增長3.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52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08.64億元,增長3.4%;第三產業增加值164.93億元,增長3.7%。
農業基礎支撐作用明顯,農產品供給有保障。一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38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2022年全年提高0.7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種植業、牧業、漁業平穩增長,分別為3.8%、4.1%和5.3%;輔助性活動產值增長較快,為10.7%;林業快速增長19.9%,拉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1.8個百分點,是拉動全部總產值增長的重要因素。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2.49萬噸,增長2.0%;茶葉產量1420噸,增長8.7%;盆栽產量229.24萬盆,增長161.6%;淡水產品產量1.08萬噸,增長5.0%;生豬存欄89.27萬頭,出欄生豬40.73萬頭,增長8.4%和4.2%;活家禽存欄1928.0萬只、出欄1701.35萬只,增長4.4%和2.0%。
工業增速提高,制造業對工業經濟強力支撐。一季度,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92.48億元,同比增長3.2%,比1-2月加快2.8個百分點。主要特點有:一是多數行業實現增長。33個大類行業中,18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54.5%,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醫藥制造業等11個行業呈兩位數較快增長。二是制造業形成強力支撐。一季度,在三大門類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5.4%,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個百分點;采礦業增加值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增長2.3%。三是高技術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增長較快。一季度,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規上工業比重的38.9%、增長5.6%;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規上工業比重的51.8%、增長5.2%;增速分別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2.4和2.0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快速增長,民生投資增勢良好。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5%,比1-2月加快5.3個百分點。主要特點有:一是工業投資兩位數增長。一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大幅增長43.6%,比1-2月加快14.6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41.1%,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62.0%,比1-2月分別提高6.9和3.3個百分點。二是民間投資由負轉正。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8%,比1-2月加快7.2個百分點。三是民生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97.8%、97.8%、60.8%和25.8%。
消費市場日趨活躍,餐飲消費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54億元,同比增長2.1%,比1-2月加快2.4個百分點,為上年三月份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速由降轉增。主要特點有:一是餐飲消費勢頭良好。全市餐飲收入6.15億元,增長8.1%,比1-2月加快4.1個百分點。二是主要商品零售樂觀。限額以上單位占比達40.6%的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9.3%,比1-2月提高0.1個百分點,拉動限上批零業零售額增長3.1個百分點。三是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增勢較好。限上批零業主要商品中,糧油食品、煙酒、日用品、中西藥品類等日常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5%、9.9%、6.7%和10.3%。
對外貿易降幅收窄,利用外資同比下降。一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46.4億元、下降18.7%;其中,出口38.4億元,下降14.9%;進口7.9億元,下降33.1%;降幅比1-2月分別收窄1.2、1.6和0.1個百分點。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87億元,同比下降22.3%。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消費價格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94元,同比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1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9元,增長6.0%;增速分別比上年全年加快0.5、1.1和0.6個百分點。
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累計同比上漲1.3%,漲幅比1-2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3%,降幅比1-2月小幅擴大0.1個百分點。
詳情請查看附件: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