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園工作總結報告
2005年,河源人民開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建設美好家園。2007年,河源市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2012年河源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創國家園林城市。在創園路上,迎來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近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抓手,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創園活動的攻堅高潮。
在決策謀略上,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創園作為中心工作之一,大力調整用地規劃,籌資2億多元,將開發商37萬㎡的房地產用地,置換成公園用地,客家文化堤廊和體育公園13萬㎡、東江灣公園24萬㎡,把留建市四套班子辦公用地的15萬㎡,建成市兒童公園和健身廣場。
近幾年,全市大學生、老干部和群團組織企事單位3萬多志愿者,開展聲勢浩大的各式多樣的創園宣傳活動。
市創園領導小組的50個成員單位和本市媒體、自媒體,大力宣傳創園工作,號召人人參與創園,為創園攻堅戰營造了熱烈的氛圍,積聚了巨大的正能量。
一、市委、市政府對創園的高度重視,是創園成功的根本保證。
2005年我市開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2007年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2012年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寫進市委全會和市政府工作報告,由此不斷加大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力度, 2016年3月我市正式向省住建廳、國家住建部提交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申請,省住建廳同意我市申報國家園林城市,并提請住建部將我市納入2016年申報國家園林城市名單,2017年組織考核評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園工作,特別是丁紅都書記,在百忙之中還抽空會見了我市創園專家組組長劉錦紅同志,雙方就河源如何推進創園工作進行了交流。新到任的葉梅芬市長百忙之中多次聽取并審定新建改造公園實施方案,并作出相應指示。
二、堅持應用和發揮專家團隊的智慧,是創園成功的指南針。
為避免創園工作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提高申報和考核成功的可能性,我市在創園過程中重于借智慧。2016年10月19至20日,我市特邀請住建部城建司園林綠化處處長王春香、省住建廳副調研員曹樂根、創園專家李峰明蒞臨我市進行實地考察,并指導創園工作。市創園辦副主任、城管局局長張金城同志多次前往住建部就我市創園工作向住建部專家匯報并請教。省住建廳在我市創園的關鍵時期,兩次派專家蒞臨我市指導創園工作。近年來,市政府聘請了知名園林專家、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學科帶頭人李敏教授等9位資深專家組成了我市創園專家團,并多次邀請專家們為我市創園工作把脈。我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方案,認真落實提升工作。
三、堅持以創園為平臺發揮各部門的主動性,是創園成功的正能量。
創園工作領導小組中的50個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協調一致,齊心協力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我市能夠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得力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市城管局作為創園的牽頭單位,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不斷加強綠化建設,精心打造園林精品,不斷加強城市管理,完善提升城市整體容貌,使我市園林綠化水平、市政施設建設、生活環境質量、城市整體容貌有了質的飛躍。
源城區作為創園的主戰場,力抓道路環境,積極謀劃城市主次干道路美化綠化改造工作;力抓綠地建設,大力實施精品公園綠化工程、道路景觀綠化工程、住宅小區綠化工程;力抓市容整治,切實加強城區網格化、常態化、精細化管理,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積極開展了市容衛生整治、道路環境整治、大氣環境整治等專項整治行動。老城區面貌逐步改善,內街小巷煥然一新,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市住建局主動性強,在創園過程中做了很多工作,組織編制了多項專項規劃。市老干部局積極參與創園,策劃各種創園活動,身體力行,為我市創園宣傳做了很大貢獻。河源日報社、河源晚報社、河源廣播電視中心三家市媒體積極宣傳報道我市創園工作,提高了創園的知曉率,營造了濃厚的創園氛圍。市財政局及時撥出創園專款,為創園工作能及時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堅持以政策標準為準量,是創園成功的目標導向。
根據住建部頒發的《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準》,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共有七大類56項指標,我市在創園過程中,掛圖作戰,把國家園林城市有關指標全部掛起來,對照標準,逐項逐條進行落實,將創園標準做為創建過程的根本目標導向。綜合管理方面堅持標準重綠線;綠地建設方面堅持標準重公園;建設管控方面堅持標準重海綿;生態環境方面堅持標準重修復;市政設施方面堅持標準重污染;節能減排方面堅持標準重綠色;社會保障方面堅持標準重棚改。
五、堅持以規劃設計為基礎,是創園成功的重點依據。
我市在創園過程中重于謀規劃,堅持以規劃為基礎,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施工、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扎實推進國家園林城市的創建工作。
共組織編制(修編)了《河源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2016-2020年)》、《河源市城市綠地系統防災避險規劃》、《河源市公園城市專項規劃修編》、《河源市城市公園體系規劃(2016-2020年)》、《河源市中心城區綠道建設規劃》、《河源市城市歷史風貌保護規劃》、《河源市城市紫線規劃》、《河源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河源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河源市濕地保護規劃(2017-2030年)》、《河源市城市藍線專項規劃(2016-2020年)》、《河源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6-2020年)》、《河源市中心城區步行及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河源市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等十四個規劃。
在公園建設過程中,我市邀請省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十幾個新建公園按照服務半徑覆蓋率的要求進行規劃,有效確保我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標。
六、堅持實事求是、創新亮點,是創園成功的法寶。
根據住建部專家領導的意見,我市創園堅持注重形象展示,突出重點亮點。住建部專家組在對我市進行創園考核驗收時指出,我市創園工作亮點紛呈,很多方面值得學習和在全國推廣。
一是河源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全民參與,全方位地按照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標準來進行創建。非常難得的是在補短板這項工作上,特別是在2017年半年不到的時間,完成了10個新建公園的綠地建設以及17個公園的改造提升,這是不可想象的,沒有強大的組織領導,沒有全民共參與的全力支持,是很難做到的,基本上形成了“人道我居城市里 我疑身在公園中”,人文與自然一體,美貌與氣質并存的優美河源,讓園林綠化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
二是河源在挖掘豐富多彩的人文歷史資源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結合園林綠化景觀的打造,著重地融入了客家文化、嶺南文化,進行人文園林的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園林特色,這是我們園林綠化很重要的發展方向,是園林有生命力的體現,是園林有地域特色的體現;
三是河源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過程中,在具體的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注重了海綿城市、立體綠化等方面的探索和經驗積累,比如東江灣公園的植草溝、屋頂綠化都體現了海綿城市的理念,這些先進的做法都值得學習和推廣。
四是污水管網機器人巡檢的方法體現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垃圾填埋場的雨污分流也做得不錯;垃圾滲濾液濃縮液處理也是一大亮點;采用多處水源供水,充分利用自然地勢及勢能作用,減少了運行費用,也是做的不錯的方面。
五是公廁環境問題解決得非常好,公廁衛生一流,市民可以舒心如廁。匯報會上,丁書記都非常清楚的感嘆說創園他認為最大的一個成果是公廁的問題解決了。
六是城市干凈整潔,給人的感覺是沒有什么亂,特別主要街道沒有亂寫亂畫亂張貼亂堆放。
七是管控良好,能夠把本地的一些文化,比方說客家文化、嶺南文化、紅色文化、恐龍文化、生態文化能夠融合到公園建設中去,融合到一些主要的街道。
七、堅持因地制宜、運用他山之石,是創園成功的重要經驗。
為了更好的學習其他城市先進經驗,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創園辦、市城管局先后組織相關人員,由市創園辦副主任、市城管局局長張金城同志親自帶隊前往深圳、廣州、東莞、中山、惠州、陽江等本省城市以及外省城市學習,累計可達10余次,我們學以致用,將這些城市的先進經驗與我市實際情況相結合,使得我市的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園林綠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省委書記胡春華同志到我市調研時,對我們的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衛生給予了表揚。
八、堅持群策群力、人人參與,是創園成功的最給力。
我市創園,能做到持之以恒的宣傳,充分發揮管理公園的職能,在大小公園,不斷地開展創園宣傳活動,特別利用寒暑假,發動大學生志愿參與創園,規模大,年年開展,效果極佳,影響力和宣傳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老干部主動積極參與創園宣傳,結合日常工作,開展書法、攝影、視頻制作、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作用不可低估。“河源創園首屆攝影大賽”、“河源詩人看創園”采風行活動、“植樹活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暨極地-2016首屆河源山地跑活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共建美麗家園”2016第五屆河源百公里穿越萬綠湖騎行活動等形形色色的創園宣傳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市民對創園的知曉度和參與度,效果很好。充分利用中國建設報、廣東省建設報和本地媒體,適時宣傳創園,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利用自媒體宣傳創園,提建議,效果非常好。
九、堅持節約創建和效率最大化,是創園成功的職責體現。
在創建工作中,我們按照住建部《關于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的要求,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環境,做到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科學創建,將節約理念貫穿于綠化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一是踐行海綿城市理念,建設低碳生態環保的園林城市。打造了東江灣公園等海綿城市示范工程,有效緩解了我市內澇漬害現象。二是推廣立體綠化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家園城市。在增加了綠化面積的同時,使得城市面貌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三是推廣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效益和節約相得益彰。合理利用土地,注重綠化節水,充分采用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四是堅持保護為主,講求綜合利用。加強古樹名木保護,開辟應急避險場所,實施生物綜合防治。五是做到統籌兼顧,講求科學合理。六是節約行政資源。七是節約經費,堅持花少錢辦大事的原則,在短時間內用有限的資金,充分動員城管局領導班子成員,完成了10個公園的新建和17個公園的改建工作。
十、堅持利民惠民、成果共享,是創園成功的出發點和初衷。
我市堅持把利民惠民、成果共享作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一項民生工程,實實在在為百姓辦實事、謀福利。在創建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到300米見公園,把雙塘公園、莊田公園、光明公園、公交公園等建在百姓家門口,讓百姓可以“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公園剛建好,百姓們就高高興興的在家門口的公園里休閑漫步、跳廣場舞,讓大家真正感受到創園帶來的益處。
信息來源:城市綜合管理局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