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源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關落實“六保”任務的決策部署,以“保市場主體”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提高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穩住基本盤,打好主動仗,推動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市場主體共計21.1萬戶,比2019年底增長7.80%。今年1-9月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7514戶、同比增長4.47%。數據顯示我市個體工商戶在保市場主體中貢獻了很大的份額,特別在市委市政府給予個體工商戶發放紓困補貼資金的這一利好政策刺激下,今年9月個體工商戶數量急增,全市新增個體工商戶3080戶,同比增長34.26%。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一是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便利市場準入,我市企業開辦時間整體壓縮至1.5個工作日內。二是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改革,進一步擴大市場主體的經營自主權;同時,加大市場主體清退力度,不斷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三是將大部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事項、第二類醫療器械零售備案事項和第三類醫療器械零售許可事項調整由各縣區局實施,確保放得下、接得住、服務得好。四是聚焦打造便民惠民服務平臺,深入推行“網上辦、郵寄辦、預約辦”,積極發揮“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勢,對政務服務事項持續降門檻、簡流程、強管理、優服務,為招商引資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建立直通車制度,推行上門服務、延時服務、特事特辦等,并提供“容缺受理”“專人指導”等一系列特惠服務,不斷提高審批效能,保障項目“落地生根”。
(二)加強醫療物資生產指導,保障一線防控物資使用需求和質量安全。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國內醫療物資最緊缺的形勢下第一時間為企業辦理應急審批,大力挖掘企業產能,多管齊下加強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的生產經營保障和產品質量檢查,有效保障了全市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器械使用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已應急備案二類疫情防控器械12家企業15個品種,醫用口罩的日產量達到500萬個,防護服日產量達到4500套,已取得省藥監局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許可證的企業12家,有4家醫用口罩、1家防護服企業已經通過醫械注冊核查,2家醫用口罩企業已申請注冊核查。
(三)加強涉企收費治理,督促落實優惠政策。制定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實施方案,全面部署全市涉企收費整治工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聯合發改部門對本市水電氣企業進行了政策宣講和告誡座談,厘清政策內涵,確保國家優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截至9月底,在我局的推動和協調督促下,我市供氣、供水和供電企業累計為137235家次市場主體減輕負擔6253.94萬元。
(四)出臺惠企措施,提振企業信心。在全市率先出臺10條市場監管領域惠企措施,落實國家、省和市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措施,積極支持市場主體在疫情防控中促生產、保經營、穩發展、渡難關,提振企業信心、加快復工復產,實現疫情防控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 據統計,在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引導和推動下,今年以來累計為全市各類市場主體減免租金、管理費、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檢驗費、計量檢定費等各類費用共3154萬元。
(五)發揮協會橋梁作用,服務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形勢最嚴峻、防疫物資最短缺的關鍵時刻,為確保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的個體經營者復工復產的防疫物資需求,河源市個私協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協調口罩配額、爭取最優惠價格,為城區集貿市場和商場超市從業人員統一采購防護口罩16萬只,惠及城區46個集貿市場、33家大型商場超市的個體從業人員28064人。
(六)主動上門服務,做好個體工商戶支持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牽頭落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1.2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資金的發放工作,每個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發放1000元。河源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在時間緊、任務重、數量多的情況下,各基層市場監管所主動上門逐街逐戶指導個體工商戶填寫《申請表》、核實商戶身份,并同時收集相關資料,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方便、暖心服務,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到個體戶手中。據初步核查統計,符合條件的11.5萬個體工商戶中,目前已有87658戶個體工商戶提交了申請材料,占76.02%,其中市場監管部門完成審核并符合發放條件的50465戶。
(河源市市場監管局 張奕聰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