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部分 河源市交通運輸局概況
一、主要職責
二、機構設置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門預算表
一、收支總體情況表
二、收入總體情況表
三、支出總體情況表
四、財政撥款收支總體情況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表(按功能分類科目)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項目支出預算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九、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表
十、部門預算基本支出預算表
十一、部門預算項目支出預算表
第三部分 2018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河源市交通運輸局概況
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交通運輸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組織擬訂全市公路、水路、市區城市公共交通、地方鐵路、城市(際)輕軌等中長期行業發展規劃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監督實施。
(二)負責涉及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綜合運輸體系規劃,指導、協調交通運輸樞紐和管理。
(三)承擔公路、水路、地方鐵路、城市(際)輕軌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監管責任。組織協調公路、水路、地方鐵路、城市(際)輕軌等有關重點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及造價的監督管理,指導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管理和維護。
(四)承擔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城市公共客運市場的監管責任。組織制定公路、水路運輸和城市公共客運有關政策、準入制度、技術標準和運營規范并監督實施,指導城鄉客運及有關設施的規劃和管理工作,負責路政、運政和港口行政管理工作,負責水路運輸、水路運輸服務業、船舶代理、外輪理貨、使用岸線布局的行業管理,負責鐵路、公路、水路運輸和城市公共客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協調工作。
(五)負責政府撥款的公路建設資金的監督和管理,協調或參與交通建設資金的籌集,負責市管交通建設資金的撥付和監管,負責公路(橋梁、隧道)收費站(點)的行業管理。
(六)協調、指導、監督全市公路路政、公路運政、水路運政、港口行政、城市公交等方面的交通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全市高速公路路政、航道行政和交通稽查站、治超檢查點的行政執法工作。
(七)指導公路、水路、城市公交等行業的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重點物資和緊急客貨運輸。
(八)制定交通行業的政策,組織交通科技項目攻關,指導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指導、監督交通行業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指導道路、水路行業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
(九)承辦市人民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置
(一)本部門預算為匯總預算,包括:河源市交通運輸局本級預算,以及納入編制范圍的下屬單位預算。下屬單位具體包括:河源市道路運輸管理處、河源市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河源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河源市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
(二)本部門內設機構、人員構成情況:根據市人民政府《河源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河府辦〔2010〕37號)的規定,河源市交通運輸局是主管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行業的市政府組成部門。內設機構11個,分別是:辦公室、人事科、財務審計科、規劃基建科、公路運輸管理科、城市公交科、安全監督科(應急辦公室)、政策法規科、港航管理科、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局、監察室;1個直屬行政機構:市鐵路航空辦公室;4個直屬單位: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市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市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
局機關共有行政編制22名,后勤服務人員編制5名。離退休人員22人。
內設機構的交通綜合行政執法局共有行政執法編制123名,后勤服務人員數8名。離退休人員1人。
局屬單位共有行政執法編制4名(鐵航辦)、事業編制84名。事業編制中,其中:核撥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編制36名,核撥事業單位編制45名,核補事業編制0名,自籌事業編制3名。離退休人員共11人。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門預算表(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一、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
2018年本部門收入預算4625.76萬元,比上年減少213.31萬元,下降4.41%,主要原因是項目預算收入減少;支出預算4625.76萬元,比上年減少213.31萬元,下降4.41%,主要原因是項目預算支出減少。
二、“三公”經費安排情況說明
2018年本部門“三公”經費預算安排99.5萬元,比上年減少14.5萬元,下降12.72%,主要原因是我局進一步貫徹執行有關厲行節約等規定。其中: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與上年保持不變;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82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82萬元),比上年減少13萬元,下降13.68%,主要原因是我局進一步貫徹執行有關厲行節約等規定;公務接待費17.5萬元,比上年減少1.5萬元,下降7.89%,主要原因是我局進一步貫徹執行有關厲行節約等規定。
三、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
2018年,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安排553.62萬元,比上年增加31.07萬元,增長5.95%,主要原因一是市交通運輸局人員增加,二是市道路運輸管理處日常公用經費檔次提高,人均標準增加。其中:辦公費56.12萬元,印刷費38萬元,郵電費21萬元,差旅費39萬元,會議費17.5萬元,福利費4.5萬元,日常維修費38萬元,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25.38萬元,辦公用房水電費24.2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61萬元等。
四、政府采購情況
2018年本部門政府采購安排335.8萬元,其中:貨物類采購預算115.18萬元,工程類采購預算15.92萬元,服務類采購預算204.7萬元等。
五、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21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10輛(用于機要通信、應急工作)、一般執法執勤用車8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其他用車3輛,其他用車主要是用于在建工程質量、安全現場巡查。
六、預算績效信息公開情況
2018年,我局的主要工作目標有:全面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物流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樞紐門戶。全力配合推進贛深客專建設,爭取龍梅龍客專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廣河客專、贛廣客專、龍汕鐵路、龍韶鐵路、惠河城軌等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動工建設。推進東江航道恢復通航和擴能升級,推動義合支線運輸機場和五縣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全面對接珠三角航空航運港,加快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生活圈。全面規劃建設以市區為核心、連接各縣城的高快速通道,穩步推進國省道升級改造,推動形成市域一小時經濟生活圈。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強交通脫貧攻堅,完成255個省定貧困村通200人以上自然村路面硬化建設,推進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未通客車行政村窄路拓寬改造等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客運站亭建設。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一般公共預算:指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指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
(三)部門預算:指與財政部門發生預算繳款、撥款關系的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履行職能的需要編制的本部門年度收支計劃,涵蓋部門各項收支,實行一個部門一本預算。
(四)基本支出:指單位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
(五)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六)“三公”經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1、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差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領導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3、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七)機關運行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項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2018年部門預算公開表.XLS
信息來源:交通運輸局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