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審計廳關于印發2018年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審經責二[2017]308號)的工作安排,我局組織對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放管服”改革推進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抽查了市編辦、市發改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住建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人防辦、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公安消防局等10個部門單位和部分縣(區)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審計結果表明,各有關縣區、部門單位切實推進國家和省“放管服”改革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審計也發現,部分地區、部門單位在落實有關政策措施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認真研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和完善。
一、基本情況
(一)行政審批改革措施推進情況。
一是推進審批事項清理,2012年以來,市本級共清理審批事項951項,截至2018年3月底,共保留審批事項227項;二是編制和公布權責清單,2015年底公布了42個部門單位的5154項權責事項,并于2017年進行了動態更新;三是制定并公布行政許可保留目錄,2016年6月制定并公開了《河源市人民政府2016年決定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并在2017年進行了更新,共保留行政許可事項231項;四是清理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016年以來,先后清理四批次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
(二)投資項目審批辦理事項調查情況。
審計調查了10個項目審批的辦理情況,其中市本級6個項目,龍川縣、和平縣各2個項目。審計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每個項目審批需經過12個環節,平均辦理時間為71.2個工作日,平均提供申請材料110.5件,其中“龍川碧桂園A標”項目審批涉及環節為17個,審批辦理時間達到了128個工作日,提供申請材料共133件。
(三)不動產登記辦理事項調查情況。
審計調查了市本級6個不動產登記事項(二手房交易并進行轉移登記)的辦理情況,辦理環節為8個,平均辦理時間為33個工作日,平均提交資料36件。其中,稅務部門辦理納稅業務即辦即結;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轉移登記平均耗費時間為10.16個工作日,對比承諾時限20個工作日大幅縮減。
(四)企業工商登記辦理事項調查情況。
審計調查了市本級6家企業(冠省級行政區名稱的企業,2018年2月-3月登記)登記事項的辦理情況。審計調查發現,公司名稱預先核準登記、辦理企業注冊登記兩個辦理環節平均耗費時間分別為1.08個工作日、0.58個工作日,對比承諾辦理時限5個工作日、3個工作日大幅縮減。
二、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未對工程質量監督手續辦理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兩個審批事項進行優化整合。
工程質量監督手續辦理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2個事項的主管部門均為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辦理流程相連,但仍然串聯辦理,且提交的部分資料重復,應整合為一個審批事項。
上述做法不符合《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印發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6〕74號)“由同一部門實施的管理內容相近或者屬于同一辦理階段的多個審批事項,應整合為一個審批事項”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配套文件的通知》(粵府辦〔2017〕58號)中《廣東省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施方案》第二點“(一)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報建階段……7.實行并聯辦理25項:(1)工程質量監督手續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2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內部并聯辦理”的規定。
整改意見: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應按照要求對工程質量監督手續辦理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兩個審批事項進行優化整合。
(二)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下屬單位河源市規劃勘察測繪院違規開展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審計發現,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在開展“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行政審批過程中,要求建設單位提供“用地紅線圖(含1:500用地現狀圖,附符合數據標準規范的電子文件)”,由建設單位自主選擇中介機構完成。其中,2017年1月-2018年3月,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下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河源市規劃勘察測繪院共出具“用地紅線圖”1009宗,收費合計119.86萬元。
審計認定,“用地紅線圖”實際屬于“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行政審批的中介服務事項,因此,河源市規劃勘察測繪院出具“用地紅線圖”的行為違反了《省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清理規范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5〕50號)“三、主要任務……(三)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審批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主管的社會組織及其舉辦的企業,不得開展與本部門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需要開展的應轉企改制或與主管部門脫鉤”的相關要求。
整改意見:河源市規劃勘察測繪院應停止辦理與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行政審批事項相關的業務。
(三)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未及時更新網上辦事大廳“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行政審批的辦事指南,仍將已經廢止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繳納憑證列入“申請材料”。
審計調查網上辦事大廳發現,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開展“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審批時,仍然要求建設單位提供“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繳納憑證。
審計發現,《財政部關于取消、停征和整合部分政府性基金項目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11號)和《關于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18號)已經先后取消了“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收費。
整改意見: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應將“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在“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行政審批事項的“申請材料”中刪除。
(四)市公安局未在網上辦事大廳公布“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審批事項關于體檢證明的辦事指南,不便于群眾辦事。
審計抽查網上辦事大廳辦理事項發現,市公安局“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審批事項需申請人提供“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但是未公布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資質標準和具體體檢項目。
以上不符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省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6〕19號) “二、(一)推行一門一網式政府服務標準化……2.制定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的統一申辦標準……消除模糊語言、兜底條款,為群眾辦事提供清晰的指引。”的要求。
整改意見:市公安局應按照要求公布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資質標準和具體體檢項目清單。
(五)東源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未按照規定對東源縣房管局進行準確分類。
2015年,東源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了《關于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東機編〔2015〕46號),將東源縣房管局并入東源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同時掛 “東源縣房管局”和“東源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兩個牌子,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仍按原渠道解決(即按照東機編〔2002〕11號文,列為自收自支單位)。
根據東源縣機構編制委員會相關文件和東源縣政府公布的權責清單,審計認定,東源縣房管局(“東源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主要進行房地產行政管理、提供不動產登記相關服務,并具有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職權,不屬于“可部分實現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因此,審計認為,東源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對東源縣房管局的事業單位分類不準確,不符合《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粵發〔2010〕6號)“2.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指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主要為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準開展活動,在確保實現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依法取得的經營性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業發展。”的規定。
整改意見:東源縣機構編制委員會應按照要求對東源縣房管局(“東源縣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事業單位分類。
(六)東源縣房管局違規開辦企業。
審計發現,東源縣房管局出資成立“新紀元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由單位工作人員出任法人代表,并開展房屋和土地評估業務,2015-2017年三年業務收入分別為178.41萬元、 142.09萬元、239.84萬元,實際用于東源縣房管局人員經費支出。
審計認為,東源縣房管局實際行使行政職權,以上行為違反了《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脫鉤的通知》(粵辦發[1999]10號)“各市、縣(區)組織對黨政機關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進行分類脫鉤。”的規定。
整改意見:責成東源縣房管局與新紀元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脫鉤。脫鉤過程中,要做好清產核資等工作,防止資產流失。
(七)龍川縣國土資源局承接上級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不到位。
河源市國土局提供資料顯示,市國土局已經按照《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源市2013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項目錄(第一批)的通知》(河府〔2013〕27號)的要求在2013年4月將以下行政審批事項下放至各縣人民政府:(1)農林開發未確認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項目用地審核;(2)測量標志拆遷審批;(3)市縣級示意性地圖審核;(4)縣級基礎測繪項目技術設計書核準;(5)丙、丁級測繪作業證核發。
審計延伸龍川縣國土資源局發現,截至2018年5月,龍川縣未及時承接上述5個審批事項,網上辦事大廳也無相應的辦事流程。
整改意見:龍川縣國土資源局應嚴格落實有關文件的要求,切實肩負起行政審批職責,盡快公布相關事項的辦理流程和材料清單,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
(八)紫金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未落實收費公示制度。
截止2018年6月12日, 紫金縣住建局未落實收費公示制度。
以上違反了《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停止核發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及綜合年審有關問題的通知》(粵發改價格[2016]859號)“二、強化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和收費公示制度……各執收單位在收費場所顯著位置及官方網站公布收費單位名稱、收費項目、計費單位、收費標準、收費對象、收費依據(批準機關及文號)、收費單位主管部門以及監督舉報電話等信息”的規定。
整改意見:紫金縣住建局應在收費場所顯著位置公布收費單位名稱、收費項目、計費單位、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等信息,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