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資源現況
至2017年末,河源粵運共下轄子、分公司26家,共有員工1860余人,公司資產總額約6.4億元。主要的經營資源情況如下:
(一)道路客運:共有班車和包車客運標志牌491塊,占全市客運標志牌的41%,運行線路130條,其中市際客運標志牌336塊(約占全市的65%)、省際21塊(約占55%)、縣際50塊(約占25%)、農村客運41塊(約占14%)、包車43塊(約占30%);在營客車457輛,其中自營車243輛,自營率為53.17%;2017年全年收回自營車84輛,完成了年度車輛回收目標的150%。
(二)公交客運:共擁有公交車334輛(全自營),營運線路42條,我司的公交車分別由市區粵運綠都公交公司和龍川縣粵運公交公司經營,該兩家公交公司均為當地唯一的公交經營企業。
(三)客運站場:經營河源市“五縣一區”共計8個主要客運站場,其中一級站1個、二級站4個、三級站3個,均為當地縣區的中心站場,另外,經營便利店11間、網上飛網點6個。
(四)其他業務:除了上述業務資源外,還擁有租賃小車22輛和出租車20輛。
二、公司2018年重點工作實施計劃
(一)啟動使用城南汽車客運站辦公功能。在河源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城南站一期客運站主體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施工,現已基本完成主體建設、設備安裝和站前廣場等工程,但由于部分征地遺留問題一直無法徹底解決,致使二期用地河道改造、客車停車區和安檢區等配套工程工期嚴重延誤,客運功能一直未能完善。根據各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我司計劃在2018年第三季度前,先啟用城南站的辦公功能,公司本部搬至城南站辦公,待解決該站剩余1.6萬平方米土地問題完成停車、安檢等配套建設后,逐步啟用客運功能。
(二)整合東源縣客運經營主體(東源南翔公司),推進公交線路發展改革。整合后,主打中長線鄉鎮公交線路的開發,如市區至東源燈塔、順天、義合、康禾、黃田等鄉鎮公交線路,同時將新開辟的鄉鎮公交線路與市區的公交線路實現銜接(以客運站等人流密集站點為連接點),構建河源市中心城區50公里范圍內城鄉公交客運一體化格局。
(三)按照省市縣各級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深入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的要求以及企業“并購-整合-增長”的發展模式,借紫金縣被納入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第一批創建縣的契機,運用粵運交通公司整合各地區市場的成功經驗和整合后的先進管理經驗,整合紫金縣其他客運經營主體(紫金縣運、二運公司),推進農村客運“一縣一主體”項目的落地,在紫金縣試點實行集約化、規?;洜I。
(四)推進龍川縣和連平縣新客運站場的承建經營以及當地運輸資源的并購整合。按照龍川縣和連平縣政府的有關要求,當地政府部門有意由我司承建龍川、連平的新客運站,并支持我司對當地的站場、運輸資源進行并購整合。為此,我司在2018年將繼續保持與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全力推進這兩個項目的落地,并參照粵運交通整合項目的成功經驗,通過收購、控股、兼并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對縣城客運站場實行整合。
(五)大力發展個性化定制包車業務,打造“旅運”結合增長點。繼續開發省內城市往返河源市區旅游景點線路(如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桂山、萬綠谷等等)以及河源市區往返各縣區旅游景點的旅運線路(如和平林寨古村、東源南園古村、龍川霍山、連平圣跡蒼巖等等),并結合各大企事業單位、學校、團體的需求,推出“通勤+旅游”的運輸出行方式,將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點、通勤點、公交首末站進行串聯,實現班車、包車、公交車與專線車的無縫接駁。
(六)根據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工作要求,結合中心城區50公里范圍內城鄉公交客運一體化改造的實施,2018年期間計劃投放80輛純電動公交車運行,其中50輛投放到市區及周邊公交市場運行、30輛投放到龍川公交市場。此外,啟動高新區公交首末站的建設(初步設計該項目總投資335萬元),站場功能涵蓋公交乘客侯乘、班次調度、車輛維保以及客運售票、小件快運、便利店、旅游定制等等,并利用好各個公交首末站的空間資源,加強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技術的運用,實現開源節流的目標。
(七)結合線路經營的實際情況,探索純電動新能源客車的投入應用,利用新能源比傳統柴油更環保更節約的優勢,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根據各條線路的路況、客流等情況,初步探索在河源市區至惠州、紫金等中短途線路投放純電動客車替換現有的燃油客車。
三、重大投資項目
2018年計劃實施的正式投資項目共有5項,計劃投資總預算額為5587萬元,城南汽車客運站二期用地投入預算1350萬元;龍川縣新客運站建設啟動預算200萬元;高新區首末站建設預算245萬元;車輛新增項目預算2532萬元;車輛更新項目預算1260萬元。(具體如下)
(一)城南汽車客運站(計劃投資預算1350萬元)
2014年1月14日,我司啟動了城南汽車客運站的投資建設,城南站項目總用地面積約7.9萬平方米(其中首期5萬平方米、二期2.9萬平方米),首期工程建設總投資1.9億元,城南站項目于2016年底就已經基本完成了主體工程等項目建設。城南站項目二期剩余1.6萬平方米的商住用地,計劃投資1350萬元。項目至2017年末累計完成17600.79萬元,占比項目首期總投資額的93%。
(二)龍川縣新客運站建設(計劃前期投資200萬元)
龍川新站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其中首期客運站工程用地2.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客運站及配套服務設施,首期投資約7489萬元。按計劃,擬出資200萬元作為該項目的啟動資金,完成勘察、設計、報建、環評等前期工作,但至目前,龍川縣政府仍未完成龍川縣新客運站用地的征地工作,因此,導致項目一再推遲啟動。
(三)高新區首末站建設(計劃投資預算245萬元)
高新區首末站,用地約5000平方米,總預算投資335萬,2018年首期計劃投資245萬。
根據河源市交通運輸局以及源城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等主管部門單位的要求,對高新區首末站項目規模和建設內容進行了調整,項目調整后總投資預計約335萬元,其中2018年計劃完成首期工程投資245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有場地“三通一平”、首末站、停放區硬底化、門衛室、充電樁以及消防、給排水、照明等。該項目已經由河源市交通運輸局作為申請單位,向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提交深圳對口幫扶河源2017年度對口幫扶專項資金申請,申請專項補貼資金200萬元,如成功獲得該專項資金,在該項目上公司實際出資自有資金為135萬元。
(四)車輛新增50輛純電動公車(計劃投資預算2532萬元)
根據河源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工作要求,2018年計劃新增購置50輛8-8.5米純電動公交車,投放到市區公交線路運營。車輛新增類項目預算共2532萬元,其中購車首付30%以及充電樁建設投入共1079萬元由公司自籌(或者部分融資解決),剩余部分1453萬元按揭分期支付。
(五)車輛更新24輛(計劃投資預算1260萬元)
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2018年,將計劃更新24輛車輛,其中大型高一級19輛、中型中級5輛)。車輛采購時嚴格執行“五統一”采購要求,2018年車輛更新類項目預算共1260萬元,其中購車首付30%及車載設備等投入共522萬元由公司自籌(或者部分融資解決),剩余部分738萬元按揭分期支付。
四、亟需國資委協調解決的相關問題
(一)整合縣城客運主體存在一定的阻力
河源市“五縣一區”共有客運經營主體29家(含公交公司),其中隸屬我司的有12家,按照“并購-整合-增長”的發展方式,結合河源各縣區的市場環境情況,2017年期間公司在各個縣城的客運主體并購整合工作上都采取了一些行動。但是要實現縣城客運市場資源的快速整合,除了企業本身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用于并購資產和新增購置車輛外,現在河源各縣的主體均存在極大部分客運班車特別是農村客運是承包經營車輛,而且承包經營者多、承包期較長、管理較為混亂的實際情況。公司亦向各地縣政府推介了粵運交通公司整合各地區市場的成功經驗和整合后的先進管理經驗,請求各級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應積極推動整合市場資源,同時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如對農村客運線路經營權到期后不予續期,就地公交覆蓋由我司投放公交車運行等等,以減輕并購整合的阻力。有關情況如下:
(一)和平縣方面:計劃收購和平縣西郊公交公司及資源,繼而投放純電動公交車開辟和平縣城公交市場,經與收購目標多次談判并有了初步意向,但因各種原因造成該收購項目流產,目前,和平西郊公司已新增投放了一批純電動公交車運行,就該收購項目上已再無與之談判的空間。
(二)龍川縣和連平縣方面:按照龍川縣和連平縣政府的規劃和要求,縣政府有計劃由河源粵運承建經營龍川縣和連平縣的新客運站,支持對當地的站場、運輸資源進行并購整合,統一經營,公司并將區域整合的相關方案送呈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研討,但由于新站場的用地問題尚未解決,該兩個項目一直未有實際進展。下一步將繼續保持與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尋求更加符合企業投資發展實際的模式,爭取以最小的代價或者與政府合作的方式獲取新站場的經營權,助推龍川縣和連平縣其他客運主體的并購實施。
(三)紫金縣方面:借紫金縣被納入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第一批創建縣的契機,河源粵運成立了專項工作組與紫金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對接,計劃整合紫金縣運公司、紫金二運公司,實現農村客運“一縣一主體”經營。2017年9月,已將相關方案送呈紫金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研討,并與縣政府及整合目標達成了意向,原計劃于2017年內簽訂整合意向書,但是整合目標的公司負責人突然改變主意,并辭職帶領部分承包者到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鬧事,為妥善解決有關問題,紫金縣政府的意見是待過了各級“兩會”政治敏感期后,全力推進該整合項目。為此,將繼續與紫金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談判博弈,希望由政府部門來牽頭組織實施整合紫金縣其他客運經營主體,推進農村客運“一縣一主體”項目的落地,在紫金縣試點實行集約化、規?;洜I。
(四)東源縣方面:為加快推進中心城區50公里范圍內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運營,對東源縣南翔運輸公司進行了摸底,并初步掌握了對方的一些實際資源和經營狀況,鑒于東源縣南翔運輸公司擁有資源較多,擁有各類長短途班車、包車170余輛以及出租車44輛,經營性質有自營、有對外合作、有承包經營,為確保投資的謹慎性,需要對更多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并設法尋求當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和推動。計劃在整合東源縣南翔運輸公司后主打中長線鄉鎮公交線路的開發,如市區至東源燈塔、順天、義合、康禾、黃田等鄉鎮公交線路,同時以市區客運站、火車站、公交樞紐站等人流密集站點為連接點,將新開辟的鄉鎮公交線路與市區的公交線路實現銜接,構建河源市中心城區50公里范圍內城鄉公交客運一體化格局。
(二)政府指令性投資任務艱巨
根據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工作要求,至2020年綠都公交在河源市區的公交車擁有量缺口為350輛。以現用的兩款8-8.5米純電動公交車車型作參考,再購置350輛純電動公交車所需資金至少要1.6億元(剔除國補后每輛約45.5萬元),另外配套充電樁建設投入預計至少也需1780萬元,如此巨額的投資實在難以承擔。
(三)城南客運站用地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致使工期嚴重滯后,招商難度巨大
由于部分征地遺留問題一直無法徹底解決,致使二期用地河道改造、客車停車區和安檢區等配套工程工期嚴重延誤,客運功能一直未能完善,招商方面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尚有1.6萬平方米的商住生活配套用地未落實,不利于招商工作開展。此外,根據會計準則城南客運站已達到了使用狀態,今后城南站每年的折舊攤銷及利息等預計需要超過1000萬元。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