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磁環境控制措施 工程建成后需進行竣工環保驗收,若出現工頻電場強度因畸變等因素超標,應分析原因后采取屏蔽等措施。合理選用各種電氣設備及金屬配件(如保護環、墊片、接頭等),以減少高電位梯度點引起的放電;使用合理、優良的絕緣子來減少絕緣子的表面放電,盡量使用能改善絕緣子表面或沿絕緣子串電壓分布的保護裝置。合理選擇導線直徑及導線分裂數,并提高線路的加工工藝。 二、噪聲控制措施 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選擇低電暈放電噪聲的高壓設備;優化架空線路高度。 三、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一)施工單位落實施工組織設計,把施工便道、牽引場等施工場所落實到施工圖中,施工時應嚴格遵守前期設計方案,不得隨意調整施工線路。 (二)施工單位應文明施工,集中堆放物料,劃定施工作業區域,嚴禁隨意踐踏非施工區域內地表植被; (三)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序,做好堆土的圍護攔擋和合理利用,避開雨季施工;臨時堆土場應布設臨時覆蓋、攔擋及排水沉沙措施,減少雨水對表土資源的沖刷,減少表土資源的流失,以及減少臨時堆土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有效的保護表土資源。對基礎開挖后的裸露地表用塑料覆蓋,避免降雨時水流直接沖刷;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占地,對施工擾動區域及時復綠或恢復原有使用功能,避免水土流失; (四)嚴格控制占地。施工前做好土石方平衡,控制施工作業面積,減少占地。 表土保護(按需剝離)。表土是土壤剖面的上層,熟化程度較高,生物積累作用一般較強,含有較多的腐殖質,肥力較高,適宜植物生長,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施工時應注意加強對表土資源的保護。 (五)本工程全線鐵塔設計全方位長短腿,并與高低主柱加高基礎配合使用,以適應塔位區域地形,以減少塔基區土方開挖量和植被砍伐量。在保證塔腿露出地表的前提下,基坑開挖時盡量不開挖或少開挖施工基面,直接下挖,以盡量保留原有區域地形和植被,施工期結束后基面進行植被恢復。 (六)塔基基面挖方時,對挖方邊坡按規定要求放坡,并且一次放足,對基面進行綜合治理,部分塔位設置護坡、擋土墻,并在塔基上坡側修砌永久性排水溝。輸電線路牽張場和施工臨時便道盡量利用現有平地、道路(包括機耕路、田埂及林間小道等) 和樹木之間的空地,選擇地勢開闊平坦的區域,以減少植被砍伐量,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因地制宜進行土地功能恢復。按照原有土地利用類型進行植被恢復,可采取灌、草相結合方式,植被種類宜選用本地物種。 (七)輸電線路經過林區時,結合線路下方樹木的自然生長高度采用高跨設計,途經桉樹林等段線路最低線高不低于25m,放線過程中僅對局部林區線路段進行擇伐,盡量減少樹木砍伐量。對線路施工及運行維護人員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尤其是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知識的培訓,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分布應采取避讓等保護措施并及時報告當地林業主管部門。 四、水環境保護措施 對于施工廢水,通過設置簡易沉砂池澄清處理后,用于周邊綠化或噴灑降塵;施工生活污水可依托沿線民居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做好施工場地周圍的攔擋措施,盡量避免雨季開挖作業。合理安排工期,抓緊時間完成施工內容。與當地氣象和水文部門取得聯系,及時獲取災害性天氣(暴雨和大風)預報資料,及時調整施工工序,采取各種預防措施,將水土流失控制在最小程度。施工前應先設置攔擋和導排水設施,避免雨水對施工現場沖刷。 五、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一)施工單位應文明施工,加強施工期的環境管理工作。 (二)施工現場應設置硬質、連續的封閉圍擋,圍擋高度不低于1.8m,并設置灑水降塵設施定期灑水。 (三)施工場地內應定時灑水,配備專用灑水車,防止粉塵揚起;在開挖和回填土方時,若表層土較干燥應先灑水再進行作業,防止產生粉塵;對工程棄土和回填土,在堆放時應加強管理,制定表面壓實、定期噴濕的措施;施工場地內的棄土和垃圾應及時清運,防止揚塵對環境的影響。 (四)運輸車輛應經常清洗,保持車容車貌整潔,減少車輛攜帶土引起的揚塵;定期檢查運土車輛車箱是否完好無泄漏,保證在運輸過程中不散落,對散落的泥土應及時清除,減少二次揚塵;在施工場地進出口派專人對附近的路面進行及時的清掃和沖洗,減少二次揚塵污染。 (五)車輛運輸散體材料和廢棄物時,必須密閉、包扎、覆蓋,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揚塵污染。 (六)施工時,應集中配制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運至施工點進行澆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產生揚塵。 (七)對施工車輛的運行線路和時間應合理安排,盡量選擇夜間運輸,減少揚塵對人群的影響。 (八)建筑物拆除過程中,應用符合要求的紗網將施工現場與外界隔離。 (九)施工場地應盡量綠化,工程竣工后及時清理場地,恢復綠化和道路。 (十)加強運輸車輛管理,不使用違規車、報廢車,運輸車輛和各類燃油施工機械應優先使用低硫柴油,機動車輛排放的尾氣應滿足標準要求。 (十一)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合理堆放,定期灑水進行揚塵控制。 六、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的建筑垃圾應妥善堆放,廢舊金具及線路統一交由當地電網公司物資回收部門統一回收利用;碎混凝土石用作附近在建道路的建筑材料;渣土用于就地回填,不能回填的運送至符合規定的余泥渣土消納場;生活垃圾應分別堆放,并委托環衛部門妥善處理,及時清運或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安全處理或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