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第130屆廣交會也即將舉辦,為保障節日市場安全,確保人民群眾過上一個歡樂、祥和、安全、放心的佳節,結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單位“濕粉統一查”明查暗訪及重點工作督促指導的通知》要求,近日,市市場監管局有針對性地加大中秋、國慶節前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
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先后檢查了10多家濕粉、食用植物油、醬油、糕點等生產加工單位,重點檢查生產單位生產許可與生產情況是否一致,生產條件是否持續具備許可條件,產品包裝情況,特別是濕粉產品是否完全密封包裝,濕粉類的產品生產日期是否標注到小時,糕點生產日期是否有超前標注情況,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情況,清潔消毒情況,原料采購驗證工作,特別是月餅生產單位是否使用過期餡料生產加工月餅等情況。
檢查中發現,個別生產加工單位衛生清潔工作存在不足,個別從業人員健康證過期,生產車間堆放與生產無關的雜物,洗手更衣室設施設備性能不足未及時維護保養,生產訂單大的情況下存在人流物流交叉污染等問題。對發現的風險隱患,能馬上整改的,要求生產單位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對一時難以完成整改的,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書面整改要求。檢查過程中既核查食品生產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也督導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監管責任。
據統計,全市市市場監管部門結合節前食品生產安全風險,加大對食用植物油、飲料、酒類、濕粉、糕點等重點食品生產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今年8月份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517人次,檢查食品生產企業69家次,食品小作坊253家次,其中包含6家月餅生產企業和91家糕點小作坊。全市抽檢應節食品共計234批次,已完成檢驗228批次,225批次合格,3批次不合格。抽檢發現的3批次不合格產品均是月餅,其中2批次不合格項目是餡料含量、1批次不合格項目是防腐劑超標。對抽檢結果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立即通知食品生產企業經營單位停止銷售、下架封存,及時展開追溯調查并啟動執法程序,切實清除食品安全隱患。
下一步,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一方面圍繞省關于開展濕粉類等食品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和市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關工作部署,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全面梳理、排查存在的安全風險和隱患,確保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和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督促食品生產加工單位切實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市局食品生產科 張園媛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