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打造和平腐竹產業品牌,有效解決當地腐竹小作坊“小散亂”的無序發展局面,推動當地腐竹產業做優做強,向安全健康、綠色規范產業方向高質量發展,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從提升監管服務水平出發,全力推動和平縣腐竹生產加工產業園區建設,著力打造和平縣首個腐竹小作坊集中加工區。
一是開展充分調研,支撐政府科學決策。從2019年開始,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和平縣局對和平縣的腐竹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認真細致的摸排調研,掌握產業一手數據,并認真分析當地腐竹產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并提交當地黨委、政府作為決策支撐依據,為當地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主動靠前服務,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建設以來,市、縣市場監管部門主動作為,積極與縣委縣政府、縣農業農村局及腐竹生產企業溝通聯系,主動靠前服務,搭建政企“連心橋”,通過走訪、座談等多種形式,與企業建立了長效性聯絡機制,深入貫徹國家、省、市、縣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宣傳講解關于食品集中加工區相關工作要求、食品生產加工車間的建設要求、食品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控制環節、食品安全責任落實、生產加工設施設備的選擇等。同時,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大力引導小作坊業主進駐產業園集中生產。
三是發揮政策技術,全面支持項目建設。集中統籌市場監管職能,成立幫扶工作組,采取“一企一檔、一企一策、專題研究”等方式,開展建檔立卡、問題收集等基礎性工作,深入了解幫扶企業的主要產品、營銷范圍、行業地位、近三年主營業務收入等基本情況,并圍繞產業園建設項目中廠房車間設計、食品安全保障、生產工藝提升、區域品牌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消費維權等方面送去政策“強心劑”,提供專業技術和智力支持。
四是提交建議提案,積極鼓勵產業發展。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近、就崗、就專業”撰寫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先后提交了《關于發展和平縣腐竹產業的提案》《關于大力發展傳統食品,打造河源特色品牌的建議》等提案建議,借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力量,鼓勵河源腐竹等傳統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呼吁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推進食品小作坊整治提質行動,建立功能齊全、生產規范、環保安全的腐竹小作坊集中加工區,不斷探索我市食品小作坊創新發展模式,支持傳統特色產業集約化、品牌化發展。
據了解,目前和平縣腐竹產業園“三產”融合建設已初見成效,建設了縣腐竹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合水腐竹三產融合發展區、貝墩腐竹精深集中加工區。其中,位于貝墩鎮三多的腐竹精深集中加工區,占地面積120畝,主體建設和生產車間基建已經完成,生產加工設施設備和相關配套設施正在緊鑼密鼓的完善中,首期項目年底可投產運營;位于合水鎮彰洞的腐竹三產融合發展區項目腐竹生產廠房已經全面封頂,設備也已同步采購,相關配套設施正在緊鑼密鼓的完善中。預計整個產業園區在2023年上半年可全面建成后,和平腐竹年產量可達2萬噸以上,年產值6.5億元以上,可帶動超過2000人創業就業。
(市局食品生產科 吳水平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