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服務業是穩就業、促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廣東大力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相關機構通過提供“訂單式”服務,滿足勞動者多樣化的就業需求。10月18日,南方日報以《“訂單式”服務滿足多樣化就業需求》重點報道了廣東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情況,一起來看!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熱門景點客流快速增加,消費的增長自然也推高了用工的需求。
廣東某大型茶飲連鎖品牌提前兩周布局,通過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招募調配了一批兼職店員,投放到熱門景點門店,成功應對了節假日的波動用工,效率提升了近三成。
人力資源服務業直接服務億萬勞動者和廣大用人單位,是穩就業、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廣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多元的“訂單式”服務,幫助勞動者實現自由就業、擇業和流動,滿足多樣化的就業需求,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已達5845家,從業人員15萬人,“近三年來,累計為1.1億人次勞動者和1700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專業服務。”
零工市場火熱
科技賦能滿足多元化用工需求
在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由人社部門打造的零工市場已經投入運轉。
靈活就業人員只需輕按手機,就能發布求職意愿、查詢超過200家合作企業的實時崗位更新。靈活就業人員和企業實現“雙向奔赴”,一舉打破了此前“馬路蹲活”“街邊攬活”的窘境。當前,零工市場火熱程度如何?
一線傳真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假期,廣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兼職貓APP后臺再次“翻紅”:假期的整體招聘供給呈上升趨勢。平臺崗位發布量比節前上升15.4%,崗位報名量比節前上漲25.1%。
其中,服務業的兼職需求增加明顯,線下崗位熱招的餐飲行業店員,招聘數量比去年增加19.67%。此外,線上崗位例如短視頻剪輯、文案編輯、錄音配音等也成為假期兼職的新選擇。
從全球范圍來看,零工經濟處于增長趨勢。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偉國介紹,一方面是就業壓力大,需要充分挖掘市場上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是勞動力市場進一步發展,勞動分工日益精細化。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企業要在創新發展中釋放新活力、新優勢,打造人力資源服務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楊偉國說,零工市場的數字化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不斷改進,能夠實現靈活就業人員的精準人崗匹配。
服務靈活就業人員,人社部門已經在行動。例如,今年以來,廣州推動零工市場建設,為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服務。花都區建立了經營性的特色零工市場,全市也已建立15個公共零工市場對接服務專區(專窗),采集發布靈活用工崗位信息,做好求職供需對接。
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采用科技手段,全面賦能靈活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例如,今年9月,廣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零工數字化管理產品,包含了招聘云、監管云、發薪云三個板塊,提供包括個性化求職與招聘用工項目管理、排班和用工優化、考勤和任務數字化、計薪發薪結算等多個功能板塊,實現靈活就業與用工一體化服務與管理。
服務制造業當家
以精細化管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走進美的集團智能化工廠,寬敞明亮的車間,清新干爽的空氣和隨處可見的電子屏幕,與傳統工廠的環境大相徑庭。工人在工廠里有條不紊地操作著機械臂,完成一個個規定的生產環節。
美的集團機電事業部人力資源經理杜向凡告訴記者,每年企業都會招聘約3000名產業工人,今年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向好,對人才的需求量會更大。他表示,目前比較緊缺的是研發類和自動化類等領域的高端人才,都依賴當地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完成招聘工作。
在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了適應季節性生產的特點,公司在工廠人力調配方面采取外包服務,每年利用約三個月的生產淡季進行技術改進,幫助提高工人的后續收入水平。
該公司薪酬績效總監兼共享服務負責人劉根先介紹,公司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產品設計水平不斷提升,需要招聘具有設計能力、審美能力的跨行業人才。
今年,廣東省委、省政府謀劃全面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的不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正以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為切口,推動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更是促進員工的職業成長。
薩特(佛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豐富的跨國跨部門管理改善經驗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該公司業務經理陳剛介紹,他們的專家團隊專門面向制造業企業開展現場調查、骨干培訓、企業對表、信息化共享等服務。
“我們曾花費三個月幫助一家制造業企業改造生產線,實現產能效率翻一番,成本降低30%。”陳剛說,面向制造業企業提供ECRS標準工時分析軟件,為人員匹配、管理匹配提供數據支持,通過精細化管理節省成本、提升產能。
瞄準制造業中小企業比重大、數量多的情況,一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將業務重心放在中小企業。例如,考慮到傳統企業咨詢及培訓服務周期長、收費較高的情況,為適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轉型需求,佛山奮丁匠行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短、平、快”的服務產品,包括人才配置、共享培訓服務、專業人才租賃等。
發力引才留才
為粵企“出海”業務提供人才保障
在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南沙園區的人才一站式服務大廳,不少外國人在此辦理業務。
港澳及國際人才居住、生活、就業和投資等領域的職稱和職業資格業務、人才業務、政策兌現等涉及28個部門的491個人才服務事項,都可以在此“一站式”辦理完成。

廣州南沙舉行國際人才出入境服務政策沙龍活動
2020年4月,南沙園區經人社部批復成立,定位為“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園區”。南沙人才發展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張勁松介紹,今年5月,南沙出臺國際化人才特區集聚人才的九條措施,為人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等不同主體給予不同程度的激勵,支撐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助力打造灣區人才高地。

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南沙園區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政策
服務外向型經濟,不僅要筑巢引鳳,更要讓人才留住。
以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招才引智的平臺為目標,南沙園區圍繞人才政策兌現、人才創業、人才安居、人才交流等維度,制定服務清單,響應服務需求,讓更多的人才安心扎根干事創業。
在廣東,越來越多的企業拓展“出海”業務,人力資源服務業也順應時代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高級經理李榮國表示,隨著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海外業務的份額不斷提升,對人力資源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
李榮國指出,海外國家的成本數據、薪資調查等數據都是企業需要了解的資訊,此外,高端人才的精準匹配和招聘更是企業急需的服務。他希望,本地的人力資源服務業能夠為粵企“出海”提供更加優質的人力資源服務。

廣州市黃埔區人社局打造“黃埔人才指數”大數據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歸根到底是實現高質量就業。”廣州市黃埔區人社局局長周錦高說,通過打造“黃埔人才指數”大數據,清晰地展示全國經濟開發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力資源現狀、人才競爭力及發展規律,為研究分析、出臺政策和人才服務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
他介紹,黃埔人才指數通過數據共治共享、需求精準鏈接、服務在線集成成為“全生命周期”的人力資源服務產品,實現每個用戶有賬戶、有權限,讓數據真正服務到實際工作。
來源:廣東人社 微信公眾號
供稿人:高瑜曼
校對責任人:歐陽東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