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局,江東新區組織人事和社會保障局、農林水務局,市人社局、農業農村局機關各有關科室、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創業就業的工作方案》(粵人社發〔2019〕158 號),明確職責分工和目標要求,保障相關政策措施切實落到實處,進一步做好我市農村電商培訓工作,助力我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新成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工作目標
到2021年末,建立涵蓋預備技師、高級工和中級工的完整電商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依托技師學院、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創建市級示范性農村電商培訓基地10個。全市組織600人參加市級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提升班;開展農村電商相關培訓2000人次以上,帶動農村電商創業就業4000人以上。全市扶持50個農村電商品牌,實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二、主要任務
(一)打造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基地。河源技師學院、龍川縣技工學校、紫金縣技工學校3所技工院校擴大電子商務專業招生人數,實施示范性專業建設,將電子商務類專業申報省級重點、特色專業。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完善電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建立涵蓋預備技師、高級工和中級工的完整電商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依托現有資源創建市級示范性農村電商培訓基地10個,根據培訓基地建設規模和進度從省農村電商培訓和創業就業基地建設資金中給予建設補助資金。加強校企合作,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技工院校和電子商務企業尤其是行業大型骨干企業在校企雙制人才培養、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合作辦學、技能競賽、技術研發等各方面的深度合作,提升電商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發展農村電商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力量建立農村電商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在場地、師資、設備設施等辦學條件符合規定的情況下,優先給予審批許可。(各縣區人社局、技師學院、龍川技校、紫金技校、培訓科、就業科、培訓中心分別負責)
(二)開展農村電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將農村電商培訓納入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根據省人社廳開發的農村電商技能培訓標準及大綱,培訓教材,培訓內容和課程規范等實施農村電商培訓。通過省人社廳開發的農村電商網絡培訓公共服務平臺,依托村居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送教下鄉,為農村從業人員開展免費遠程培訓。建立完善培訓補貼申請綠色通道,鼓勵各級人社部門委托優秀的技工院校、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協會開展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對符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條件,并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以及培訓合格證書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2019-2021年組織農村電商培訓2000人,其中2019年培訓200人。(各縣區人社局、就業科、就業中心、培訓科、養老科、社保局負責)
(三)開發具有我市特色的農村電商創業(培訓)實訓項目。以提升業務水平、注重學以致用為導向,緊貼企業實際和市場需求,依托河源技師學院現有師資力量,完善農村電商基礎理論以及開設網店、微店、網絡營銷等實操性課程,創新“課堂培訓+創業實訓”、“創業培訓+專業技能”等模式,開發一個農村電商創業(培訓)實訓項目,報省人社廳備案同意后,納入創業培訓補貼范圍。(技師學院負責)
(四)舉辦市級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提升培訓班。2020-2021年,組織600名我市優秀農村電商經營者參加市級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提升培訓班。各縣區積極發現推薦農村電商經營者參加市級提升培訓。推薦一批優秀電商經營者參加省級農村電商精英訓練營。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電商品牌(產業)帶頭人。重點扶持地方特色明顯、發展潛力足、帶頭示范作用突出的農村電商經營者或通過“上網觸電”可快速實現轉型提升的農產品實體企業經營者。培訓對象由各縣區組織推薦,名額分配向蘇區、老區、民族地區和省定貧困村傾斜。參加省級精英訓練營的給予1萬元資助,參加市級帶頭人提升班的給予5000元資助。(就業科、就業中心、技師學院,各縣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負責)
(五)組建專家團隊培養農業農村數字經濟人才。組建由企業家、農業農村經濟帶頭人、創業帶頭人、天使投資人、專家學者等人員組成的創業導師志愿團隊,建立創業導師(專家)庫,對農村電商創業和從業人員開展分類、分階段的全方位跟蹤指導。安排專門培訓經費,針對黨政干部、縣域經濟帶頭人、農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舉辦2期農村電商提升研修班,助力黨政干部、縣域經濟帶頭人提升“互聯網+”意識與能力,培育一批既懂理論、又懂業務、會經營網店、能帶頭致富的新型農村電商人才。(人社局就業科、就業中心,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科技教育科分別負責)
(六)探索適合本地特色的農產品電商新模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結合河源農業產業特點,建立孵化、創業、公共服務等不同定位的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引入縣域農業農村數字經濟運營服務商,梳理一批有條件的村鎮,通過政企聯動、前瞻規劃、培訓輔導、助推運營、產業設計等一體化運作,打造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農產品電商示范點、產業集群,逐步建立產業有發展、企業有利潤、農民有實惠、可復制可推廣的河源經驗模式。促進有條件的網店向網商、品牌企業、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實現電商村鎮的精品化、聚集化、生態化發展。(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各縣區農業農村局負責)
(七)打造河源農產品品牌。全面推廣應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借助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溯源平臺等公共農產品信息化平臺,提供農業大數據管理、產品溯源、用戶互動、品牌營銷等全方位服務。支持農村貧困地區電子商務運營服務商探索多樣化網絡促銷機制,加快產供銷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促進河源農產品銷售,打造河源特色農產品“爆款”和“金字”招牌,努力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互聯網+”訂單農業的示范區,為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以及河源品牌農產品網上展示窗口。(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科,各縣區農業農村局負責)
(八)大力促進“產業特色+”的訂單式創業就業。依托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和河源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河源特色農產品創業創新基地,推動農業種養及加工基地、農產品產銷大戶與電商創業者建立“零距離”對接機制。創新發展訂單農業和特色農產品在線營銷,通過“電商創業者+農產品基地”、“電商創業者+農民合作社”、“電商創業者+農戶”等聯動發展模式,促進農業產銷緊密銜接,打通農村電商創業就業全鏈條,形成特色產業規模化發展、電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雙贏局面。(各縣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人社局就業科、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分別負責)
(九)為農村電商創業就業提供優質服務。各級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開設農村電商服務窗口,為農村電商創業人員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補貼發放等“一站式”創業服務,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有關扶持政策。農村電商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按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有關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對開展農村電商創業創新的就業困難人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以靈活就業方式參加社會保險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扶持認定一批農村電商就業扶貧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省級促進就業創業發展專項資金按規定給予獎補。其中,對評為市級示范性就業扶貧基地的,給予一次性 10萬元獎補;評定市示范性就業扶貧基地的,應滿足至少帶動10名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對評為省級示范性就業扶貧基地的,給予一次性 30萬元獎補。對被評為市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的給予 30 萬元獎補,對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的給予 60 萬元獎補,此后每次復評達到優秀等次的給予 10 萬元獎補,被評為國家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的再給予 60萬元獎補。(人社局就業科、就業中心、各縣區人社局負責)
(十)打造平臺展示農村電商典型發揮帶動作用。在河源“雙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中,專設農村電商賽,重點鼓勵農村電商創業創新,助推精準扶貧。搭建農村電商創業項目展示、資源對接、政策落實的平臺和機制,為優秀創業項目提供入駐創業孵化基地、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擔保貸款等“10+N”扶持,推動農村電商創業就業實現“一村一品”、 “一村多品”。 每年舉辦農村電商創業大講堂、創業訓練營等活動10場以上,選樹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敢闖敢干的農村電商創新創業典型,通過傳統媒體、網絡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人社局就業科、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分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人社、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共同做好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創業就業工作。要加大工作落實力度,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創新舉措,深化與社會相關電商運營、人才培訓和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對接合作,推動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和服務保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工作督導。各縣區要結合本縣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切實承擔工作職責,認真組織實施。建立工作跟蹤督導制度,及時總結報送工作成效和經驗做法,對重視不夠、問題突出、進度緩慢的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督導。市局將定期通報各縣區工作進展情況。
(三)做好資金保障。各縣區要充分發揮各類補助資金的作用,優化支出結構,完善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積極探索政府購買農村電商培訓等相關服務工作,加大對農村電商發展的支持力度,落實農村電商創業就業的各項優惠保障政策。要加強補貼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切實發揮效用。
(四)廣泛宣傳發動。各縣區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互聯網、微信等新媒體,廣泛宣傳扶持農村電商創業就業政策,以及有關農村電商創業就業典型,著力營造有利于農村電商創業就業發展的輿論氛圍,激勵廣大創業者和勞動者積極投身農村電商行業發展。
(五)其他。請各縣區于12月31日前將本地工作落實方案、動員部署情況及聯絡方式(附件3)分別報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
市人社局聯系人:謝少劍
聯系電話(傳真):3238369
電子郵箱:hyjy3238369@163.com
市農業農村局聯系人:姚文鳳
聯系電話(傳真):3369183
電子郵箱:hynyjsxk@126.com
附件:1.河源市落實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創業就業工作任務分工安排表
2.2019-2021年各縣區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創業就業工作任務分配表
3.農村電商工作聯絡人員名單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河源市農業農村局
2019年12月23日
關于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電商培訓 推動就業創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