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好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教育行動,近日,河源市市直學校縱向幫扶縣區學校簽約暨河源中學教育集團新成員校加盟儀式在河源中學舉行。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利華出席儀式并講話。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汝薦主持儀式并宣讀有關文件。
楊利華強調,一要提高思想認識,深刻理解對口幫扶工作對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意義。市直學校對口幫扶縣區薄弱學校,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通過對口幫扶,有利于發揮市直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縮小區域教育差距,加強學校之間交流合作、實現共同進步,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的整體辦學效益和水平;更有利于加快推進我市辦學體制改革,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打破地域、學校之間的壁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強烈需求。二要聚焦目標任務,精準施策,扎實推進對口幫扶工作。要明確目標任務,緊緊抓住學校、教學、老師、學生等四個關鍵因素協同發力,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效。一要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市直學校要通過選派管理干部掛職等方式,提升薄弱學校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縣區薄弱學校要結合工作需要和掛職干部優勢特長,合理安排分工,真正讓掛職干部“掛實職、給實權、負實責”。二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市直學校要采取措施鼓勵、安排優秀、骨干教師到縣區薄弱學校通過長期任課、兼課或示范教學、專題講座等方式推廣教育教學經驗,幫助學校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三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市直學校要充分利用師徒結對、跟崗學習、共同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等形式,加強對薄弱學校教師培訓工作的指導,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四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市直學校要與縣區薄弱學校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并以培養具有學科特長的學生為目標,給予全方位指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三要強化工作保障,切實保證對口幫扶工作落地見效。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對口幫扶工作上下聯動,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對口幫扶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跟蹤管理,要健全對幫扶干部、教師的關心關愛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人文關懷。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市、縣、校三級媒體,廣泛宣傳對口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及時總結推廣幫扶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儀式上,東源縣教育局、河源中學、廣師大教育集團的代表作發言;幫扶學校與受幫扶學校共同簽訂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河源市河源中學作為集團核心學校,將在河源市第一中學、河源市深河中學、河源市第一實驗學校為集團分校的基礎上新增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廣師大”)高新區實驗學校、廣師大工業園實驗學校為集團分校,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統一教學標準與質量監控、深化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加強拔尖人才培養、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增強品牌影響力與輻射作用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推進集團內各成員校共同發展,為河源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河源市第一小學等市直學校(幼兒園)將分別對口幫扶東源縣、紫金縣、廣師大河源教育集團等縣區學校,充分發揮市直學校示范引領作用,有效提升受幫扶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縮小區域教育差距,推進我市基礎教育均衡、優質化發展。
據悉,此次簽約儀式是我市扎實開展教育縱向幫扶工作的具體體現。今年11月初,市教育局制定并印發《河源市教育縱向幫扶工作方案》,明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化教育資源統籌和各類投入,引導幫扶單位各盡所能、各展所長,以東源縣、紫金縣和廣師大河源教育集團為抓手,全力做好教育縱向幫扶工作,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教育縱向幫扶采用“幫扶者幫扶”兩級推進模式長期實施,即首先由市直學校對口幫扶縣直學校為主要形式,待條件成熟,由縣直學校對口幫扶鄉鎮和農村學校。第一輪幫扶期限為2023年至2026年,力爭每年確定一定數量的幫扶項目作為年度重點項目,協助推動申報打造省市幫扶示范項目。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