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區域生態安全與居民飲水安全,依據《“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廣東省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規劃》等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編制了《河源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方案》(以下稱《方案》),并于近日到社區向群眾開展河源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方案宣傳宣講活動。

市生態環境局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就劃定方案的背景與意義、劃定方案的方法與過程、劃定方案的范圍與結果、劃定方案的實施與保障等四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解劃定方案的落實舉措,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方案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認識。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劃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目的是保障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降低地下水污染風險,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水資源支撐,通過舉辦劃定方案宣傳活動,可以提升群眾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的認識,有效防控污染擴散,維護水生態系統穩定。
據了解,《方案》劃定了河源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分為保護類區域和管控類區域。其中,保護類區域為漳溪汶水塘水源地一級保護區(637平方米),禁止無關建設項目及污染活動;管控類區域共劃定12處二級管控區(總面積137.36平方公里),分布于東源、和平、龍川、紫金四縣,重點強化污染源監測、風險防控及環境準入。
地下水是河源市的“生命線”,其保護工作任重道遠。《方案》的出臺標志著我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邁入精細化、制度化新階段。接下來,市生態環境系統將建立分區分級管控體系,為后續環境準入、污染源監管及執法提供科學依據,提升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并凝聚社會各界共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守護好一方碧水,為河源實現綠色崛起筑牢生態根基!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