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河源市生態環境局與市博物館聯合在市博物館舉行“筑牢臭氧屏障,共繪生態藍圖——2025年廣東省消耗臭氧層物質科普巡展河源站”啟動儀式。河源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督察整改辦主任廖文彥現場致辭,河源市博物館領導班子及部分工作人員、市生態環境局相關科室和直屬單位的同志,以及廣東省河源生態環境監測站的技術骨干及部分市民參加啟動儀式并現場參觀巡展。
據了解,為持續提升廣大群眾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科學認知,增進社會各界對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系列科普宣傳活動。河源站巡展活動從10月29日-11月7日在市博物館二樓開展,通過生動翔實的科普展覽,向公眾系統普及消耗臭氧層物質相關知識、臭氧層保護的重要意義以及公眾參與保護行動的具體途徑,推動全社會形成關心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共同建設綠色美麗河源,為推動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

啟動儀式上,河源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督察整改辦主任廖文彥發表致辭,他強調本次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也是提升全省《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能力的具體舉措。他代表市生態環境局對省生態環境廳的悉心指導、市博物館的場地支持以及各界嘉賓的積極參與表示衷心感謝,并指出巡展活動將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形式,向公眾全面展示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工作成效,動員全社會爭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領導與現場嘉賓、群眾一同移步展廳,參觀了精心布置的巡展展品。展覽內容涵蓋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基本概念、臭氧層破壞機理、國際履約進展、替代技術發展以及公眾參與保護等多個維度,通過直觀的圖表數據、生動的案例分析和互動體驗裝置,使參觀者在沉浸式觀展過程中深化對臭氧層保護的認識。許多觀眾駐足在展板前認真聆聽講解,積極參與知識問答,現場學習氛圍濃厚而活躍。
此次巡展活動將持續展出兩周時間,預計將吸引全市各級機關單位、大中專院校、中小學師生及廣大市民踴躍參觀。通過這樣寓教于展的科普形式,河源市正在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共同書寫“綠美河源”建設的嶄新篇章。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